本篇文章961字,读完约2分钟
投保站
春节前,中国保监会正式宣布放开全民寿险最低保证利率。在寿险费率政策的稳步改革中,前端产品的定价权将返还给保险公司,产品的预定利率(或最低保证利率)将由保险公司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确定;后端准备金评估利率由监管部门根据“一篮子资产”收益率和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因素综合确定,风险由后端影响和前端合理定价监管来管理。

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司司长袁表示,保监会已经确定了“普通、普遍、分红型人身保险”的三步改革路线图,并于2013年成功迈出第一步,放开了普通人身保险的预定利率。第二步是放开万能寿险最低保证利率,不仅取消了万能寿险最低保证利率不超过2.5%的限制,而且集中力量加强对准备金和偿付能力的监管,提高了风险保证责任的要求。最低风险保险金额与保单账户价值之比增加3倍,体现了返保监管取向。

目前,保险理财产品包括万能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分红保险。市场上普遍保险产品的实际年化回报率在5%至6.5%之间,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比略具竞争力。袁表示,今后中国保监会将继续推进第三步——放开分红型人身保险的预定利率,力争尽快实现人身保险利率完全市场化。

据业内人士称,与万能保险相比,下一次分红保险费率改革值得期待。作为保险理财产品的重要品种,费率改革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给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更大的选择空间。

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尝试及时“升级”相关产品。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太平人寿最近推出了一种万能保险产品,提高了保证收益率和预期收益率,增加了成本设定的灵活性,增强了担保与投资的兼容性。

富德人寿将部分产品的最低保证利率上调至3.5%。相关负责人表示,收费改革方案出台后,保险公司将适当提高万能保险的最低保证利率,在利率下行周期中有效开放市场,相应增加万能保险产品的风险保证责任。在产品战略方面,财务管理职能将进一步突出。在提高最低保证利率后,市场参与者的投资、操作和风险控制能力需要加强。

保险公司人士表示,随着市场化定价机制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保险公司将迎来更多的市场机遇,市场差异化经营将更加明显,资产负债两轮驱动的协调性将更加受到重视和重视。从监管角度看,后端风险将得到严格控制。总的来说,寿险收费改革将调整保险理财产品的整体格局,即使保险公司的业务标准化程度提高,也将促进市场朝着良性竞争的方向发展。
标题:万能险费改方案落定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4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