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9字,读完约4分钟

近年来,我国一些老油田长期开发,面临着资源减少、开采难度加大的问题。储量置换的矛盾日益突出,稳定原油产量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是,中国始终坚持走陆地技术积累、海上优先发展和进口制度保障的道路,石油供应保障不成问题

我国石油供应有保障

最近有报道称,大庆油田是中国每年生产原油最多的油田,计划在2015年减产150万吨,到2020年将减产至3200万吨,平均每年减产130多万吨。《经济日报》记者要求有关单位核实消息的准确性。

我国石油供应有保障

事实上,近年来,不仅大庆油田减产,而且国内一些老油田,如长期开发的胜利油田,也面临着资源减少、开采难度加大的问题。

"老油田产量的下降符合自然规律."中石油大学教授刘奕君说。

以大庆油田为例,大庆油田经过55年的开发建设,累计生产原油22亿吨。连续27年实现年产5000万吨原油的高产稳产后,也连续12年实现4000万吨以上的稳产。大庆油田经过多年的开发,也面临着许多现实的矛盾和挑战。储量接替矛盾日益突出,原油稳产压力日益增大;主力油田水驱潜力挖掘后,进入快速递减期,三次采油产量递减幅度将逐年增大;利润和效率水平较低,油田开发生产成本持续上升;技术创新的要求更加迫切,迫切需要形成一系列适应老区“两超”、特高含水和特高采收率的开发技术。这些是老油田开发面临的普遍问题。

我国石油供应有保障

一方面,主要的老油田正在逐渐减产,另一方面,对石油需求的增加意味着中国的石油供应将出现危机。

“没有必要担心石油供应安全。中国始终坚持走陆上技术积累、海上优先发展、进口制度保障的道路,成效显著。”刘奕君说。

随着陆上技术的不断积累,中国已探明的油气储量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已探明油气储量继续快速增长,新增探明石油10亿吨,新增探明天然气6000亿立方米。

我国石油供应有保障

与储量增加相比,国内石油消费需求相对稳定增长。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初步测算,2014年国内石油消费量继续低速增长,预计年表观石油消费量为5.16亿吨,同比增长3.3%,比上年增长1.1个百分点。

我国石油供应有保障

同时,2014年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首次提出在南海建设一个1000万吨的大型油田,因此海上油气田的开发也将成为中国石油安全的另一个增长点。

我国石油供应有保障

根据中海油提供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南海西部的储量和产量分别达到6.496亿桶石油当量和132284桶石油当量,分别约占中海油储量和产量的14.7%和11.7%。

中国的石油储备战略在不断完善,同时加大了在中国的开采力度。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表示,在国际油价下跌的情况下,购买外国原油比自己开采更为合理。国内企业加快原油进口,增加石油战略储备,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供应有保障

专家指出,为确保石油供应,中国已建成四条战略油气通道,即西北的中哈油气管道、东北的中俄原油管道、西南的中缅管道和近海管道。同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正在加快。根据国家能源局2014年11月20日发布的消息,国家石油储备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包括舟山、镇海、大连、黄岛四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储备能力为1640万立方米,原油1243万吨。事实上,早在2003年,中国就开始筹建石油储备基地,并计划在15年内分三个阶段完成油库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据估计,相当于90天净石油进口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将在2015年形成。

我国石油供应有保障

创新驱动辽河油田稳定生产29年

记者戚辉报道:2014年,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原油产量达到1021.9万吨,超过计划的21.9万吨,连续29年实现1000万吨的有效稳产。

在老油田开发中,辽河油田实施了蒸汽驱、sagd、化学驱、火驱和深部调驱等八大开发项目。模式转换项目已转移到800多个井组,原油采收率比原开发模式平均提高15%。

我国石油供应有保障

在生产经营方面,中国石油辽河油田确定了40个重点发展规划。同时,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激发了企业质量和效益发展的活力。

此外,辽河油田积极推进科技进步,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开发了一系列关键工具,促进了稠油的有效开发。

标题:我国石油供应有保障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