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2字,读完约2分钟
“秦巴山区扶贫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于1月10日在北京启动,该研究涉及6个省市81个县市,总人口3765万,总面积22.5万平方公里。
《中国商报》记者从同一天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新型城镇化峰会上了解到,本次研究是由发展中国论坛、国家行政学院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和浙江A&F大学联合开展的。

研究小组组长、中国发展论坛副主席王景新表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关系到中国的整体发展。
秦巴山区集革命老区、大型水库区和自然灾害多发区于一体,内部差异大,致贫因素复杂。是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省最多的连片贫困地区,覆盖81个县市,土地面积2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65万(含农村人口3051.6万)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秦巴山区区域开发扶贫规划的批复(2011-2020年)》要求加强秦巴山区省际合作,打破行政区划,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交流与合作。着力建设十堰、汉中、巴中三大中心城市,壮大空城市,优化城市形态,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副县长李文荣在峰会上介绍说,南江县绝对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30%。“住宿和旅游条件仍然很差,他们不敢称之为热水,但确实非常困难。”李文荣说,中央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化。但是,在基层实施过程中,目标或保障措施不到位,主要是因为投资减少,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的投资需求得不到保障。

"如何发展山区经济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原副组长、项目指导小组组长刘建在会上说,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贫困地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他们无法回避这一总体目标。

刘建说,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贫困地区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吗?“我们认为,贫困地区缺乏特殊政策,应该给贫困地区更多的创新政策和更强有力的政策。”

中国发展论坛秘书长庞博介绍,项目调研工作计划于2015年1月10日正式启动,2016年6月底完成,为期一年半。最终形成了《秦巴山区扶贫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报告,并向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提出了政策建议。
标题:多部门启动秦巴山片区扶贫与就近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5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