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68字,读完约7分钟
在印度比卡内尔的比卡吉集团的“小吃厂”,工人们正在搬运一种由小麦制成的油炸膨化食品。这里生产的小吃不仅畅销印度国内市场,还出口到中东、欧洲和美洲等许多国家。

新闻背景
据媒体14日报道,世界银行最近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其中称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将在2016年至2017年间赶上中国。最近,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在印度出席投资会议时表示,预计2015年印度经济将增长6.4%,2016年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

“乐观”正成为印度经济的关键词。10日,来自印度的约5万名商界领袖和来自世界各地的1800名商界领袖齐聚印度总理莫迪的故乡古吉拉特邦,参加两年一度的古吉拉特邦投资峰会。今年,峰会受到了特别关注。除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外,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美国国务卿克里也出席了会议。

媒体评论说,“莫迪总理承诺让印度成为世界上最适合做生意的地方。”自去年9月以来,莫迪以“印度制造”为口号发起了一场全国性的形象营销活动,以吸引全球商业投资和制造业进入印度,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印度制造业如何引领印度经济发展?印度发展制造业将面临哪些挑战?在这个圆桌会议上,我们邀请了两位印度经济专家来解释。
背景
广州日报:为什么莫迪如此重视发展制造业?
发展制造业:吸引外资促进经济腾飞
姜景奎:历史上,许多大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以制造业为主。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以制造业闻名。我们都熟悉“美国制造”、“德国制造”、“日本制造”和“中国制造”。例如,在2000年之前,日本的电器如索尼和东芝在全世界都卖得很好,在2000年之后,它们逐渐萎缩。随着“中国制造”的蓬勃发展,“日本制造”开始让位于中国。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因为:首先,制造业是一个稳定的行业,不像股票那样不稳定;第二,大多数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就业问题;第三,制造业可以为国民经济提供支持。

被称为“世界办公室”的印度已经发展了第三产业(包括软件、生物技术和其他产业),但它不能为国民经济提供支持。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印度必须走制造业优先的道路,以实现经济腾飞。

拉吉夫·夏尔马:去年9月25日,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实施“印度制造”计划,其中包括纺织业和其他25个行业。该计划的目的是吸引世界各地的投资,解决人口就业问题,促进国民经济。该计划侧重于重工业和公共服务行业,呼吁摒弃繁文缛节和官僚作风,为外国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的13年里,莫迪专注于制造业。制造业占古吉拉特邦国内生产总值的28%,而制造业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莫迪通过经济改革取得了突出成就,创造了“古吉拉特发展模式”。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制造业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印度和中国之间仍有很大差距。

现状
广州日报:印度制造业如何引领印度经济发展?它对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有多大?
“印度制造”新模式:坚持自下而上发展
姜景奎:制造业是gdp的强劲推动力。莫迪的目标是在10年内将制造业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从15%提高到25%。印度不是简单地重复中国制造的道路。正如印度财政部长辛哈所说,“印度制造必须有一个新的模式”。

一方面,它主要促进印度在世界上的主导产业,如汽车、太阳能和医药,跟上世界当前的发展步伐,满足世界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坚持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整合中小企业的力量。在制造业中,中小企业(手工作坊)占整个制造企业的40%,而在制造业中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中小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达到8%。调动这部分物质和人力资源对制造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拉吉夫·夏尔马:高盛集团预测,从2016年到2018年,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其他国家的增长没有印度快。
根据高盛的预测,莫迪最近的海外访问将在明年为印度带来36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如果每月实现3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这将超过印度过去10年的最高外国直接投资记录,即2010年为200亿美元。

2013年,外国投资者向印度资本市场注入了200亿美元,而2014年为160亿美元。这种变化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印度制造业的发展。莫迪政府计划推进经济改革,推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商品和服务税,并通过技术手段精简官僚机构的繁文缛节,从而为外国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如何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成为莫迪经济改革的亮点。这包括确保投资的透明度,修订与投资有关的法律,包括土地使用许可证、人力、税收等。
观点
广州日报:印度能成为下一个“制造业王国”吗?如果印度想成为一个新的“世界工厂”,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印度制造”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姜景奎:印度发展制造业面临五大挑战:第一,基础设施匮乏,印度需要大力建设铁路、桥梁和机场;第二,官僚制度需要改进,程序应该精简,效率应该提高。三是修改相关劳动法,如现行的“劳动者不能被解雇”法。印度目前是世界上解雇员工成本最高的国家;第四是教育。目前,大多数工人文化水平低,文化素质低。第五,宗教禁忌。有些人因为宗教信仰而不做“低级”的工作,比如扫地,有些人因为种姓制度而不与同事一起吃饭或在同一个控制台上工作。

然而,尽管如此,印度必须走这条道路,这不仅是印度这个人口大国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对印度的需要。目前,中国正面临转型,中国工人的工资不断上涨,制造成本不断上升。因此,一些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转移到越南和孟加拉国。这为工资不高的印度提供了机会。仅从成本角度来看,如果一些属于制造业的大型国际公司想投资于工厂选择,他们中的大多数会考虑印度。随着内外需求的结合和莫迪政府的推动,印度制造业将会蓬勃发展。

拉吉夫·夏尔马:事实上,印度制造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欧洲和日本仍未走出衰退,但印度仍未能大幅扩大出口规模。目前,印度主要依靠国内市场。为此,印度必须提升其“制造能力”,莫迪正在努力做到这一点。

莫迪正在将印度的工业基地扩展到全国,并大力推进“印度制造”计划,以吸引外国投资。“我们必须发展制造业,以确保惠泽年轻一代从经济增长中受益。”这是莫迪在启动“印度制造”项目后说的话。莫迪放松了外资对一些项目所有权的控制,并开始努力改善国家铁路运输系统。但这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工作,印度需要时间。

以前,中国因为劳动力成本低和劳动力多而成为强大的“世界工厂”。但现在,中国的最低工资翻了一番,工资成本不再占主导地位。越南、马来西亚和其他国家的企业都在积极寻找低成本劳动力,但他们缺乏大量廉价劳动力。这些工人正是印度所能提供的。这为印度提供了发展的黄金机会。记者姜琳

点睛语
“印度在发展制造业方面遇到了多重障碍。但是,印度必须走这条道路,这不仅是因为印度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因为国际社会对印度的需要。”

——北京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
“一些外国企业缺乏大量廉价劳动力,而这正是印度所能提供的。这为印度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印度战略分析师拉吉夫·马莎
标题:印度将成为下一个“制造王国”?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8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