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3字,读完约4分钟

大多数地方都把民生保障放在首位。推进大病保险将成为2015年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又一重点

一个省的保费规模反映了该省保险业的发展水平和实力,而保险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则代表了该省保险业的发展能力和集体智慧

自2014年8月保险业“新十条”出台以来,不到半年时间,全国近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出台了符合本地区保险业发展状况的实施细则。结合广东省和河南省最新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记者发现,这些地方版的保险业“新十条”不仅有农业保险、大病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保险“新十条”的具体承办,而且有结合地方特色行业和特殊情况的探索。

保险业“新国十条”生根发芽

共性中不乏个性

根据山东省保险业2014年的数据,山东省实现保费总收入1253.27亿元(不含青岛),同比增长13.79%,保费规模居全国第三位;行业资产达到2760亿元,同比增长10.94%。其中,农业保险得到升级和拓展,蔬菜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等特殊保险类型不断推广。

保险业“新国十条”生根发芽

山西是较早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的省份之一。山西省保监局局长王毅表示,在现有五类保险的基础上,如小麦和玉米、棉花、土豆、育肥猪等。扩大了核桃、苹果、红枣等试点品种的覆盖面,推出了干旱保险。试点,“这样,普通老百姓就有更多的选择来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风险。”

保险业“新国十条”生根发芽

大多数地方把民生保障放在首位。除农业保险外,推进大病保险将成为2015年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又一重点。陕西预计,2015年,全省将普遍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辽宁省保监局将加强大病保险监管的五个关键环节;但是,上海将开展有地方特色的大病保险工作,创新实行按病种付费和医疗管理的方式,鼓励政府购买养老、医疗等保险经办服务。

保险业“新国十条”生根发芽

在养老和健康保险方面,福建省明确支持保险机构拓展职业年金业务。此外,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中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黑龙江鼓励符合条件的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各类养老和医疗保险经办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参与老年人综合责任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加快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事故保险发展,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医疗执业保险。

保险业“新国十条”生根发芽

“利用保险《新中国十条》的推出,许多地方结合自身保险业的发展现状,相继出台了促进本地现代保险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专项政策。但如何更好地实施这些具体措施才是关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保险教授年朱郭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说。

保险业“新国十条”生根发芽

不遗余力地使用保险资金

自2012年保险资金投资“新政”实施以来,中国保监会不断出台新政策,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放宽保险资金投资比例限制,各省市区保险业在保险资金运用上不遗余力。例如,在大多数地区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将吸引保险资金参与本省项目建设,引导保险资金在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发挥作用。此外,还特别建议鼓励保险公司为科技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在合理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前提下,通过投资于各种形式如公司股权、债权、基金和资产支持计划。

保险业“新国十条”生根发芽

以养老卫生服务行业为例,“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自然与养老卫生服务产业链相匹配,保险公司业务与医疗机构改革和养老机构建设密切相关。”一位来自上海保险行业的人士表示,与银行理财产品、信托和基金相比,保险基金具有投资周期长、负债周期长、收益更稳定的特点,可以发挥银行、基金和债券在长期资本供给中无法比拟的作用。为此,上海将支持建立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对接服务平台,推动上海国际医疗园、上海新虹桥国际医疗中心、上海质子重离子等高端医疗和社会医疗服务的发展。

保险业“新国十条”生根发芽

“如果说一个省的保费收入规模反映了该省保险业的发展水平和实力。”郭说,那么,一个省的保险资金运用的有效性,就代表了全省保险业的发展能力和集体智慧。

标题:保险业“新国十条”生根发芽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