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1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渔业是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加快实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海洋渔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快海洋渔业现代化?近日,记者采访了农业部副部长牛盾。

优化渔业布局 建设蓝色粮仓

记者:中国海洋渔业近年来发展如何?

牛盾: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总体布局坚持内陆、近海和远洋渔业的协调发展,即按照控制近海、扩大近海、发展远洋的原则,合理科学的布局保证海洋渔业资源的持续健康发展。

优化渔业布局 建设蓝色粮仓

具体来说,就是有序开发近海渔业资源,鼓励发展深水区渔业和水产养殖,加强生产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优化近海渔业生产布局,发展壮大海洋渔业,积极开发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增强公海资源开发能力;巩固和完善跨洋渔业,推进合作转型升级,建设布局合理、设备精良、配套设施完善、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现代近海渔业。

优化渔业布局 建设蓝色粮仓

在优化布局下,海洋渔业有许多亮点,近海渔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作业能力增强,产量增加,国际双边渔业关系得到巩固和扩大,海外近海渔业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南极磷虾在2010年成功勘探捕捞的基础上稳步发展。

优化渔业布局 建设蓝色粮仓

一些制约海洋渔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得到了促进和发展。基础设施和设备状况有了显著改善。近四年来,中央政府对渔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大幅增加,新建或改建了一批渔船、渔政船、渔业资源调查船、渔港和渔业码头。科技支撑增强,渔业科技不断进步。渔业科技贡献率从2010年的55%提高到58%。渔业技术示范广泛开展,在节能减排、设施设备等方面取得突破。

优化渔业布局 建设蓝色粮仓

渔业资源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在过去的四年里,新建了七个国家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和244个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推进渔业相关项目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落实生态补偿资金55.31亿元。增殖和释放的规模一直在扩大,2014年释放了343.3亿株幼苗。

优化渔业布局 建设蓝色粮仓

记者:“十三五”时期是加快现代渔业建设、努力实现渔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发展海洋渔业?

牛盾:十三五期间,海洋渔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从外部来看,新经济常态将对整个渔业的发展势头、产业结构调整、市场需求和政策力度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优化渔业布局 建设蓝色粮仓

从市场需求来看,高档水产品、部分大宗水产品和海水产品价格有所下降,表明水产品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捕捞能力严重过剩,一些栽培品种的生产能力接近过剩。未来,投入资本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劳动力投入的成本也将越来越高。在达到当前科技创新高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突破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优化渔业布局 建设蓝色粮仓

海洋渔业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既有渔业基础设施薄弱、养殖方式分散粗放、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增加、涉外违法事件频发等老问题,也有深化改革背景下现有渔业管理体制、机制、理念和模式改革带来的新问题。

优化渔业布局 建设蓝色粮仓

因此,“十三五”海洋渔业乃至整个渔业发展应着力推进“五大转变”:一是推动产业发展从依靠第一产业向第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实现一个接一个打造新的渔业产业链;二是推进水产品生产由注重数量向稳定供应转变,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率,确保水产品质量和安全;三是推动渔业设施设备条件由落后向先进、由不足向综合强化转变,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四是推动渔业生产方式从粗放型依靠资源高强度利用向依靠科技进步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转变;五是推进渔业管理模式由分散管理向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转变,加快新的管理体制建设。

优化渔业布局 建设蓝色粮仓

记者:海洋渔业如何从传统模式走上现代化之路?

牛盾:目前,海洋渔业的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或超过上限,必须加快渔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从数量增长型渔业向质量效益型生态渔业的转变。

首先,我们应该转变观念,促进转变。渔业从业人员应更新观念,从强调数量转向强调质量和效率,使生产者和经营者停止以低成本破坏环境,引导他们走标准化、集约化、高质量、高效率和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其次,要调整结构,促进转型。形成优势品种和规模优势。第三,我们必须依靠科技来推动转型。大力提升海洋渔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

标题:优化渔业布局 建设蓝色粮仓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