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94字,读完约4分钟
建筑装饰行业是从建筑业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古老而新兴的行业,位于整个建筑业产业链的末端。从茅草屋到高层建筑,人们总是在设计和建造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用房,尤其是在迈向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建筑装饰行业受到人们的深切关注。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国家宏观经济的强劲推动下,合肥建筑装饰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全市建筑装饰工程总产值从2007年初的174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730亿元,总体增长320%,年均增长42%,比全国经济增长水平高28个百分点,比同期合肥市gdp增长高24个百分点。全市有建筑装饰(含建筑幕墙)资质企业489家,其中一级企业49家;该行业的员工总数从2007年的17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6万人,增幅为52%。行业的大规模增长和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表明建筑装饰行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人们对改善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国家产业结构链的不断调整和节约型社会的制约,装饰企业必然会进行转型升级,实现新的突破,在新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价值链中找到新的位置。因此,合肥市突出装饰监理服务民生的作用,努力在建筑装饰行业实施市场监管“三大措施”,以加快行业转型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第一项措施是实施行业级监管。
在公共装修方面,自2011年起,合肥市按照“统一领导、规章制度整合、分级监管、权责平等、循序渐进”的原则,将装修市场监管职能分散到全市15个县(市)、开发区,建立了建筑装修市场分级监管模式。不断加强装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以在建装饰工程为载体,实行装饰市场分级监管制度、装饰企业例会制度、工程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制度,完善法律法规,规范行业。自2010年以来,本市建筑装饰行业未发生过致命的安全生产事故。

在家装方面,通过了《合肥市装饰行业诚信自律公约》,提出了家装企业自律的10项标准,在全行业大力倡导诚信自律。2012年12月13日,《合肥市住宅装修管理服务协议》正式发布实施,这是中国第一个通过物业、业主和装修公司三方协议管理房屋装修的协议,让业主放心。

在开放房屋装修合同管理模式的同时,先后颁布实施了《合肥市住宅室内装饰行业设计师准入制度》和《合肥市住宅室内装饰行业项目经理准入制度》,拉开了合格企业与不合格企业的差距,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引导市民理性消费。

2012年1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宣传报道了合肥市专门制定发布的《合肥市住宅室内装饰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第二项措施是提高行业的服务效率。
由于起点低、发展速度快,“大工业小企业”现象尤为明显,许多企业处于弱势。着力提升本土企业的品牌和行业形象,认真贯彻“大、好、强”的方针,是提升建筑装饰行业和优秀企业社会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自2007年以来,合肥市已评选出166家优秀建筑装饰企业和387名优秀个人;荣获122家省级优秀企业和295名优秀个人,68家国家级优秀企业和142名优秀个人;被评为全国建筑装饰行业100强企业、全国住宅装饰行业100强企业中的8家、全国建筑幕墙行业100强企业中的5家、全国住宅装饰行业16家知名品牌企业;曾获141项国家建筑装饰奖和212项安徽建筑装饰奖。

多年来,合肥充分发挥舆论作用,不断扩大行业认知度,与省市等主流媒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包括与《合肥晚报》联合举办的“第一家装教室”、与《安徽商报》联合举办的“家装投诉台”、与合肥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家装110”、与“市场之星”联合举办的“家装市场检查”

第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
通过改革,合肥市政府逐步将部分行业管理职能移交给行业协会。行业协会以公益性和互利性为社会导向,以自律和互法为经营特征,以无偿低偿为社会服务,发挥了政府和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成为党和政府管理行业的参谋和助手。

近8年来,合肥市建筑装饰协会召开了2次会员代表大会、8次理事会、16次常务理事会和20次会长会议。协会内部组织基本完善,会员单位从2007年的145个增加到目前的326个。它为会员企业提供了180多项免费服务,组织了190多项活动,制定了20项规章制度。被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评为“优秀协会”、“先进协会”。

2014年,合肥市建筑装饰协会以丰富的工作成果和丰富的服务获得全市最高分,被评为5a级协会,成为合肥市规模较大、社会影响力较大的行业协会之一。
标题:合肥“三大招”落实建筑装饰市场监管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9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