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3字,读完约3分钟

■绣有几朵花、印有“湘绣”的手绢是湖南的特产,印有“蜀绣”的手绢成了四川的特产...旅游纪念品应该有更多的地方特色,少一些生硬的模仿;增加一些文化气息,减少一些商业气息。文化醇厚的纪念品对游客具有纪念价值

旅游纪念品不该“撞脸”

不久前,我去内蒙古旅游,给我的朋友带了一条手工围巾作为纪念品。当我的朋友看到这条围巾时,他哭笑不得:这是商家宣传的内蒙古特产手工围巾,用他在云南旅游时买的围巾“打了他的脸”,不仅颜色和质地相似,而且围巾中间的刺绣风格也很相似!

旅游纪念品不该“撞脸”

为了找到围巾的“原产地”,我和朋友们尝试在网上搜索,但我们更加困惑:卖类似围巾的商人不仅来自内蒙古和云南,而且来自全国各地。我的朋友无奈地开玩笑说:这条围巾似乎只能说是“中国特产”。

旅游纪念品不该“撞脸”

旅游纪念品碰到“大众脸”,恐怕不是我独有的经历:一块绣有几朵花的手绢上,印着“湘绣”是湖南的特产,而印着“蜀绣”则成了四川的特产;看起来一模一样的折纸扇,可视为“峨眉山旅游纪念”或改造成“泰山旅游纪念”;不用说,手工玛瑙项链、天然玉镯和民族太阳帽已经成为旅游纪念品,散落在各大景点,可以称之为“万金油”……这样的纪念品怎么能引起游客的兴趣呢?

旅游纪念品不该“撞脸”

另一方面,大多数外国景点都有特色鲜明、工艺精湛的纪念品。在日本北海道,具有“紫色薰衣草”含义的纪念品,包括薰衣草香皂、紫色围巾和薰衣草果酱,受到游客的欢迎。在英国伦敦,印有威斯敏斯特教堂、议会大厦、白金汉宫等的艺术品。卖得很好。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做工精良、具有地方特色的羊毛靴子非常受欢迎...

旅游纪念品不该“撞脸”

"没有刻意的购物,很难称之为美妙的旅行."在旅游消费的新阶段,旅游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游客的刚性需求。对于游客来说,参观当地商店和购买一些纪念品不仅给旅行增添了色彩,还能与更多的人分享旅行的快乐。对于景区来说,纪念品不仅是旅游的一个很好的起点,也是展示景区软实力和吸引力的关键。

旅游纪念品不该“撞脸”

国外旅游纪念品之所以受欢迎,原因并不复杂:让纪念品回归原汁原味,多一些地方特色,少一些生硬的模仿,多一些文化品位,少一些商业品位。纪念品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纪念品的灵魂。文化醇厚的纪念品对游客来说具有纪念价值。

旅游纪念品不该“撞脸”

说到文化,国内的景点应该有足够的信心。然而,长期以来,景区被视为经济资源,忽视了文化资源的属性。景点忙于项目、建设景点和收集门票,却忘了探索背后的文化宝藏。事实上,景区发展初期的核心竞争力应该体现在文化上。

旅游纪念品不该“撞脸”

文化是一种埋藏很深的酒,深入挖掘文化离不开完整的产业链。从特色文化到创新创意,再到产品形成和营销,我们应该建立有效的纪念品产业链,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使纪念品成为游客的名片和最美的风景点。

标题:旅游纪念品不该“撞脸”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3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