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2字,读完约4分钟
沪港通开通后,基金更倾向于投资沪港股。新华社
沪港通开始时,几乎所有的研究报告都认为,a股上市银行的大部分h股溢价将有助于a股银行修复估值,价差可能会被平抑。然而,出乎许多研究报告的意料,沪港通刚刚开通两个多月,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两地上市银行都处于a股溢价和h股折价的局面。

根据Hexun.com的数据,截至1月23日,两地9家上市银行的h股估值已全部贴现,最高贴现率为中信银行(报价、咨询),贴现率为35.5%。
半年前,在ah上市的银行的股票仍然是h股的主要溢价——7家银行的h股比a股更贵,但现在价格比较的情况已经完全扭转。
数据显示,截至1月23日,9个ah地的银行类上市股票ah价呈现单边走势,h股被充分贴现:招商银行的贴现率最低,为1.9%;其次是工行,折扣率为6.4%。其他银行h股贴现率均超过10%,其中农行16.3%,建行16.8%,交通银行19.9%,光大银行20.7%,民生银行21.4%,中行25.6%,中信银行35.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上海和香港的招商银行估值最接近,这可能与招商银行相对稳定的业绩和其作为“零售银行”的鲜明定位有关,市场表现趋于稳定。”

“从沪港通目前的交易量来看,支持a股银行的不是沪港通的增量资金。不过,如果沪港通带来投资理念的改变,将会扼杀两地上市银行的h股溢价,这并不过分。”

“沪港通在开通初期带来的资金仍然有限,但最重要的是投资方式和观念的转变。从银行股等大盘股在a股市场的表现来看,机构投资者的操作方法很可能不是简单地照搬香港股市,而是对两地投资者的操作方法作出“全面的化学反应”,因此在市场上表现出更具估值弹性的蓝筹股。”。银行业分析师表示。

沪港通略有增长
现在的问题是,当a股的估值远高于h股时,机构基金会做出什么选择?
上述市场参与者表示:“沪港通(Shanghai Stock Connect)带到北方的一些基金可能会选择暂时退出,而一些基金也可能选择低价吸纳南方的蓝筹股。”
数据显示,去年12月,沪港通日均买入量下降了14.54%,日均买入量下降了19.68%,日均卖出量上升了669.74%,日均卖出量上升了476.78%。
香港沪港通去年12月的日均买入量增长了22.34%,日均买入量增长了7.4%,日均卖出量增长了84.93%,日均卖出量增长了32.25%。
此外,根据上周五两地交易所披露的数据,香港证交所当天的配额使用量为5.21亿元,占总量的4.96%;当日,沪港通使用4.24亿元人民币,仅占3.26%。1月22日,沪港通仅占1.9%(沪港通为5.2%)。也就是说,目前,北进资本在规模和比重上都不如南进资本。

“由于这两个市场在交易规则和信息披露规则等细节上存在许多差异,因此南方基金很可能选择在ah上市的股票进行投资。其中,银行股的资本安全性无疑是最高的,而现在银行h股的贴现率如此之高,甚至高达35%以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市场机会。”“然而,在跨市场交易之后,相同股份和相同权利的概念更多地体现在收入权和投票权上。”如果是短期投资,高贴现率不能等同于低风险绘画。毕竟,两个市场投资者的“游戏规则”不同,基金的运作理念也大不相同。"

记者注意到,在沪港通每天最活跃的十只股票中,银行股几乎每天都有出现。上周1月19日,当银行股a股集体下跌时,中信银行和中国银行(报价、咨询)都在十大活跃股票之列,而最近几天,民生银行几乎每天都在名单上。以上三家银行是目前h股贴现率最高的三家银行。(根据证券日报)
标题:淡化估值约束沪港通炒家逆行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35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