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7字,读完约3分钟
一直以来,大企业以其巨大的规模和在行业中的主导作用而闻名。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2013年中国500家最大企业的总营业收入达到56.68万亿元,大致相当于56.88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以中国最大的企业中石化为例,其收入已达到“省级”水平。如果将其纳入2013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可以排在第六位。

中国大企业的发展不仅遵循一般的增长规律,而且受到政府的大力推动。未来10年,中国大型企业的版图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据统计,目前,我国大型企业主要由资源型、一般制造业和建筑业组成,呈现劳动密集型和对外贸易导向的发展特征。按照产业由重到轻、由实到虚的演变规律,中国的大型企业仍处于“重”和“实”的阶段。中国500强名单发布已经13年了。在此期间,有190家企业已在名单上超过10年。这些企业中约有一半属于七大行业:钢铁、建筑、煤炭、汽车制造、有色金属、银行和电力,具有明显的行业属性,其增长伴随着行业红利和行政权力。如今,这些行业的红利正在加速下降。随着行政干预的逐步放开,民营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力量的逐渐繁荣,中国大企业的产业格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大型企业的发展反映了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变化,这可以从大型企业入围世界500强的行业中看出。中国的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采矿、工程和建筑、钢铁、商业银行和贸易行业,而美国主要集中在流通、金融、食品和医疗保健领域。各国优势产业的形成路径不同。美国和欧洲的特点是遵循经济发展和产业更替的规律,逐步形成优势产业。然而,作为中国的后发展国家,一些行业更依赖于政府的大力推动,这也是为什么矿产能源、银行等企业在大型企业名单中名列前茅,但却经常受到批评的主要原因。如果放开行政干预,无疑将加速大型企业所在产业结构的重塑。

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每年公布的中国100强跨国公司名单,2013年的进入门槛只有21亿元,远低于世界100强跨国公司的2101.25亿元。平均跨国指数为13.60%,远低于全球100家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64.55%。

在2014年全球500强企业中,有93家mainland China企业入围。在这52个行业中,中国有26家大型企业挤进了这52个行业,而另外一半还没有入围。相比之下,美国只有六个行业没有企业。这是两国产业优势不同的结果,但也进一步表明,未来中国大企业不仅要在现有优势领域继续抢占国际市场,还要在其他领域取得突破,特别是要整合美国大企业的经验,建立全球经营管理体系。

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也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计划为中国大型企业的跨国成长提供了国家战略支持。因此,在未来,中国的大企业将突破国界,更广泛地经营是一种必然趋势,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的成长指日可待。

(作者:中国企业联合会)
标题:我国大企业产业格局将发生巨大变迁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32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