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2字,读完约2分钟

2014年对中国高铁来说是重要的一年。经过多年的训练,他就像一个刚长大的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出去周游世界。

听听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了解中国的高铁技术是否已经成熟。

“我特别有勇气推广中国的高铁。”在装备制造业中,高铁的发展可以代表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最高水平。自2013年以来,李克强总理自信地向世界推广了中国的高铁。

拿得出手的“中国高铁” 走出去指日可待

首相的信心从何而来?综上所述,这是因为中国高铁有三大优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价格低,性价比高;有操作经验。

运营经验无与伦比。从2008年8月1日起,中国开通了首条京津城际高速铁路。迄今为止,中国高速铁路的总运营里程已占世界总运营里程的一半,里程近1.2万公里;在建高速铁路的规模为1.2万公里,超过了其他国家的总和。

拿得出手的“中国高铁” 走出去指日可待

中国修建了适应不同气候和不同地形的高速铁路,如寒冷的哈大、沿海的环岛、昂贵而宽阔的高速隧道,为世界高速铁路建设积累了丰富而丰富的经验。

拿得出手的“中国高铁” 走出去指日可待

在机车方面,2014年11月25日,作为高速列车核心部件的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支撑系统实现了100%的“中国制造”,核心部件实现了自主生产。中国电动车组的国产化率已达到90%以上,性价比高。

拿得出手的“中国高铁” 走出去指日可待

幸运的是,世界正在逐渐接受中国的铁路技术。从2014年初开始,南车出口阿根廷,合同金额达10亿,并于年底与中泰铁路签署了合同;从土耳其高铁的建成到匈牙利铁路的签署;从重庆(新新疆)、欧洲(欧洲)、江苏(苏州)、蒙古(内蒙古),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铁路的重视...不仅中国的铁路设备将在大洋彼岸投入运营,而且中国的铁路建设技术和管理标准也将推迟到欧洲和泛亚。

拿得出手的“中国高铁” 走出去指日可待

经过多年的经验,中国第一部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于2014年12月22日发布,这是中国第一部正式发布的高速铁路设计行业标准。它将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和“走出去”提供系统化、规范化的成套建设标准。

拿得出手的“中国高铁” 走出去指日可待

目前,中国时速超过200公里的电动车组,即“高铁”车辆,还没有正式走出国门。但这并不完全与技术相关。专家指出,欧洲货币联盟的出口涉及经济、政治和社会等综合因素,非常复杂。由于这些原因,目前世界上建造中的高速列车并不多。据国际铁路联盟统计,截至2013年11月1日,除中国外,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高速铁路总运营里程为11605公里,在建高速铁路规模为4883公里,计划建设高速铁路12570公里。然而,我们相信,凭借卓越的技术优势,中国高铁未来的发展指日可待。

标题:拿得出手的“中国高铁” 走出去指日可待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3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