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87字,读完约4分钟
挤压企业不能解决社会保障黑洞
2015年1月5日《国家商报》
随着社会保障缴费基数的上升,缴费者应该得到应有的保护,社会保障的黑洞不能被企业和个人强行填补。
自2015年初以来,一些地方提高了最低工资和社会保障缴费基数。《经济日报》报道称,天津、重庆、福建和江西已经实施了新的社会保障缴费基数标准。与2014年相比,雇主和雇员支付的社会保障费用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2015年,天津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缴费基数下限提高282元,上限提高1278元,增幅分别为11%和10%;福建省失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为1600元。按照这个标准,每月的养老保险费将比以前增加60元;2015年,江西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最低缴费基数为1550元,最高缴费基数为11625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30元和975元。

根据2004年3月1日实施的《最低工资条例》,最低工资标准一般考虑城镇居民的生活费用、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失业率、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应至少每两年调整一次。

自2004年以来,最低工资逐年提高,社会保障缴费基数的水位也相应提高。2014年12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为民透露,当年19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为14.1%;2013年,共有2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平均增长17%;2012年,25个省调整了最低工资,平均增长20.2%;2011年,全国24个省调整了最低工资,平均增长22%。最低工资的增长速度快于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

虽然有些地区的最低工资是净工资,但社会保障缴费基数仍在上升,但它已经从光明的一面变成了黑暗的一面。各地社会保障缴费基数的调整是基于当年各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近年来平均工资水平的上升,社会保障缴费基数也有所增加。以北京市为例,2011年至2013年,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连续三年保持11%左右的增长速度,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也从2012年的1869元调整至2014年的2317元。

随着缴费人数的增加和基数的上调,我国的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险的金额逐渐增加。去年5月2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201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收入35253亿元,比上年增加4514亿元,增长14.7%。基金支出27916亿元,比上年增加4585亿元,增长19.7%。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2009年的2.355亿人增加到2013年的81968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从2009年的16116亿元增加到35253亿元。五年内,年均参保人数增加11684人,年均基金收入增加3827.4亿元。

这组数据显示了参保人数和基金收入大幅上升的最佳状态。即使在最好的状态下,个人账户空转移支付也没有实施,政府机关和机构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也没有采取关键步骤。养老金黑洞越来越大,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也越来越重。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2月28日的报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一账户体系下的无形债务达到86.2万亿元。

这种状态很难维持。在实际经济萎缩的背景下,每两年将最低工资提高14%左右是不现实的,而将平均工资保持在10%以上,无异于捉襟见肘。很难在就业和失业之间,以及经济发展和商业失败之间找到平衡。转型期企业承担比目前更多的社会保障支出是不现实和不客观的。

没有公平有效的养老金改革,即使企业和个人继续受到挤压,也无助于解决中国的养老金问题,更不利于实体经济的重组。面对养老的压力,我们应该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以发展实体经济为主要途径,而不是实施北欧理想的养老模式。注意:我在假期生病感冒了,现在我有尾巴了

用低沉的声音说话
埋在沙发里,我读了徐中约先生所有的书
这位老先生相貌平平,看得出他是个中立的人
看完这本书后,我仍然浏览了一遍
如果几代人永远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下
也有县政府和土匪的酷刑
如何承受这样的威胁
难怪他们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接受和平
20世纪50年代的乐观可能是真的
浪漫主义不适合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包括养老保障每次都以浪漫主义的态度启动经济的大跃进,让人担心老年家庭不厚。老实说,那些根据家庭和未来可能的收入做出合理养老计划的人可以理解这一点。
标题:叶檀;榨取企业解决不了社保黑洞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329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