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8字,读完约2分钟
吴京兴禄:王爱辉,河北省仁县人,1973年11月出生,1991年12月入伍。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四次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谈到夜间飞行支援,空军事学院海军航空兵某团的机械师仍记得:一名机械师刚刚检查完飞机,准备起飞,但王爱辉军士长坚持要再检查一次。结果发现飞机液压泵残油阀漏油,上报后及时修复,避免了一起重大事故。

"我们必须无愧于生活中同志们的信任!"事后,王爱辉说:“作为一名船员,我们一定不要放下任何疑虑,排除地面上的一切故障。否则,螺钉和裂纹可能会导致机器损坏。”用一只手解决刀,用一只手擦拭布;在停机坪上爬上爬下后,王爱辉照顾了霍克20多年。

2005年,学院承担了海军独立训练战斗机飞行员的任务,团里把改造某个教练机的任务交给了王爱辉所在的部队。没有具体的经验可循。王爱辉带领组员熟记各种技术参数,反复练习绘制各机械部件的原理图。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对该型飞机的机械结构有了全面的了解,收集整理了10多万字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最后,修改任务以高标准完成。

自从事维修工作以来,王爱辉已经发布了几千次,没有出错。他在大学士兵的岗位上创造了“三个第一”:他是第一个应征入伍的轰炸机机械师,第一个驾驶战斗机的士官机械师,第一个训练航母飞行员的士官机械师。

2012年冬天是飞行训练的高峰期。一天下午5点,机组人员发现飞机在起飞前的最后一次维护准备中,发动机排气温度过高。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训练,王爱辉带领大家继续测试、调试和排除故障,并爬上爬下飞机。当时气温是零下十摄氏度,每个人的棉衣都被冷风吹透了,他们的身体冻得发抖。在场的团领导受不了,建议王爱辉带大家回去休息,但他坚持不影响全团的训练过程。

一直忙到凌晨两点,故障终于被排除了。凌晨4点,王爱辉又像往常一样起床,为早班飞机做好准备,完成了检查,并准时乘飞机到了出发线。
王爱辉总是把机场当成战场,把飞行当成战斗。某型高等教育机在较高海拔和复杂环境下的维护和保障过程由上级设备机构推动;撰写了《发动机检验十法》等10多篇理论文章,多次参加上级组织的技术竞赛;他担保的飞机出勤率最高,故障率最低,他的机组人员多次被评为“优秀机组人员”。

精英表扬
勇敢无畏,忠诚铸就铁翼。王爱辉,用20多年的坚持,你真诚地履行了“同志们对生活的信任”。海天之鹰的尾焰燃烧着一个普通机械师最火热的青春。(朱、何志国、张义夫)
标题:海军军士长数千次放飞战机零差错 避免重大事故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34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