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0字,读完约2分钟
据《中国之声新闻报》报道,北京、济南、青岛等城市已经加大了对互联网专车服务的查处力度。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多种软件提供“专车”服务,实际上是给乘客提供伪装的黑车。新兴的互联网汽车服务应该何去何从?15-01-08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近日,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开始查处在机场、火车站和繁华商业区使用互联网和手机软件非法运营车辆的行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逐渐出现的“专车”也在此范围之内。首都机场交通执法大队副队长卞表示,判断的理由是这些车辆不具备运营资格。

卞:因为他使用的车辆都不具备客运经营资格,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第四条,这种行为属于未取得经营资格从事非法经营。从去年8月到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了41辆这样的非法车辆,包括快地一号专车、优步、滴滴、易道,根据规定,这些车辆将被罚款1万到2万英镑。

昨天,青岛还发行了第一张专车票。在近24小时内,北京、济南和青岛都“售出”了专车。
此前,上海、南京、沈阳等地的交通部门也发表声明称,只要提供服务的车辆和驾驶员不具备客运经营资格,就是非法经营,一旦被查获,将作为“黑车”处理。

对此,快客的公关总监叶韵表示,其专车服务是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建立的。
叶韵:就法律框架而言,我们自己的企业本身没有问题。现在,很多政策的解释都不是特别清楚,所以我们也会就这个问题与各方沟通。
滴滴专车市场部主管王卫东表示,他们将调查滴滴专车的相关服务。
王卫东:关于是否有私家车被调查,滴滴将会调查相关租赁公司,核实情况。
一些用户建议管理部门应该考虑如何规范专车服务。
专车软件用户:我觉得很方便,服务也很好。我认为没有必要停下来。
此前,交通部也明确表示,将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规范网上汽车预订服务。互联网专家洪波建议,在发展网上汽车租赁时,政府应注意监管方式,制定统一的行业规则,并将这些能力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洪波:实际上,政府已经按照一定的规则放开了这个市场,允许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更多的是检查这些参与者是否遵守游戏规则。(记者杜希蒙冯惠玲庄胜春)

标题:专车服务变黑车 多城市加大对互联网专车服务查处力度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34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