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7字,读完约3分钟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风力发电行业继续增长,但是对风和慢性病的放弃仍然让利润有点冷。1月31日,在一年一度的中国风能新年茶话会上,国家能源局和中国风能协会公布了2014年风电成绩单:风电场新增装机容量2335.05万千瓦,比2013年增长45.1%,创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间已经下降,风力发电开发商和制造商的利润没有跟上复苏的步伐。这背后有许多因素,如风力发电的减少、持续的弃风、成本的上升、补贴的拖欠等。

据中国风能协会初步统计,2014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2335.05万千瓦,比2013年增长45.1%,累计装机容量为1.14亿千瓦,比去年增长25.5%。其中,金风科技以443.4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联合电力、明阳风电、袁晶能源和湘电风电分别以260.05万千瓦、205.8万千瓦、196.26万千瓦和178.1万千瓦排名第二。上述五大制造商占据了风力发电制造市场的一半。

“但是从发电的角度来看,风力发电在所有消耗的电力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消耗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石立善在会上坦言。

令业内人士担忧的是,风电弃风问题是否会像能源局承诺的那样在2015年底前得到解决,以及在2016年正式实施风电降价后,风电行业将如何与传统能源展开竞争。

众所周知,自2010年以来,中国出现了明显的风电削减现象。2011年和2012年,电力削减显著增加。据国家能源局称,2015年前有必要解决弃风和限电问题,但2014年弃风率仍为12.8%。风电设备平均使用小时数为1905小时,比去年同期减少120小时。吉林省和甘肃省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分别只有1501小时和1596小时,低于盈亏平衡点。

“从数据来看,停电率有所下降,但这是因为风力资源已变得越来越少,而用电情况并没有根本改变。”大唐集团相关人士表示。另一位来自中国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的人士也告诉《经济信息日报》,降低上网电价后,风电场的内部收益率将从11%进一步降至9%。与此同时,运营和维护成本持续上升,不良消费和补贴拖欠进一步降低了利润。

同一天,石立善透露了2015年的政策路线图,称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具有电力市场优势的风能资源,通过UHV解决消费问题将是未来一年乃至“十三五”规划中最重要的工作。此外,我们正在探索改革需求侧市场机制,利用灵活的电力用户来解决风电波动问题。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规定,新的风电上网电价适用于2015年1月1日后批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和2015年1月1日前批准但2016年1月1日后投产的陆上风电项目。“最后,如何计算和投资网络是一个风力涡轮机或整个风力发电项目。”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燕透露,他正在向能源局汇报新上网电价的执行时间标准,并争取宽容。
标题:风电乍暖还寒 弃风痼疾扼杀利润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35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