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48字,读完约6分钟
网上贷款的风险正从小型网站蔓延到大型平台。过去一个月,搜狐和新浪等在线金融平台遭遇支付困难,涉及数亿元人民币。据业内人士透露,即使是大平台也屡遭事故,暴露了p2p风险控制不力的致命缺陷,也暴露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的不足。

大型平台连接问题
名声很难支持风险
在热门的p2p场景背后,风险逐渐浮出水面。在小平台的风险持续存在之后,大平台的问题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出现,这给行业敲响了警钟。
今年年初,随着房地产公司深圳凯撒的“锁定”和“重组”危机,搜狐的p2p平台“搜房易贷”也受到牵连,涉及资金6811万元。
去年9月和11月,搜房贷款和凯撒分别签署了两项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买家在通过搜房贷款平台购买凯撒房产时可以申请首付贷款,由凯撒担保。出人意料的是,作为担保人的凯撒在危机中起了带头作用,因此搜索易贷不得不在1月6日宣布将与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合作支付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

在寻找低息贷款之前,拥有众多用户的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新浪微博(Sina Micro Wealth)存在问题。去年12月13日,p2p平台“中汇在线”遭遇提现困难,涉及资金2.6亿元。“新浪微博”也参与销售其产品,涉及约5000万元。

百度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2014年4月和6月,百度旗下第三方财富管理产品平台百度财富(Baidu Fortune)发生了两起该产品所属公司的运营事件:一是成立仅2个月,涉及300多名投资者,总金额近2000万元;去年6月,网上借贷平台“科讯”。com关闭,投资者损失超过1亿元。

支付危机,然后拉响警报
大型网站难辞其咎
P2p风控警报不断响起,记者发现问题背后有深层原因。
首先,平台风险控制薄弱。虽然一些大型网站很有名,但它们的网络金融产品的风险控制漏洞百出。例如,在凯撒与搜易贷款的合作中,购房者可以通过搜易贷款获得购买凯撒房产的首付款信用支持,凯撒也作为担保人承担借款人的违约付款。业内人士认为,该条款的不合理性在于,凯撒不应同时承担销售风险和信用风险;一旦凯撒销售业绩不佳或贷款违约频繁,它就不能再扮演担保人的角色。果不其然,在凯撒事件之后,搜索易贷不得不充当“接管人”。

二是合作项目审计不严。“新浪微博”在去年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认真审查合作项目,只有在确认安全后才会“放行”。然而,从“中汇在线”事件可以看出,它并没有有效地识别风险。另一个例子是百度。“克逊前三个月。在自己的平台上销售p2p产品的网站跑了,大量投资者在网上论坛上抱怨各种风险和问题。然而,百度没有及时关注他们,只是在事件发生后被动地接手。

第三,商业道德风险高。对于一些第三方在线金融平台来说,收取已结算项目的佣金是他们的主要盈利模式,这种模式会限制他们控制风险的意愿,也不排除平台允许劣质项目以高额佣金结算。记者发现,在“新浪微博财富”上购买“中汇在线”理财产品的回报率远低于在官方网站上直接购买“中汇在线”理财产品的回报率,某产品的差价高达10个百分点,其中的差价在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收取的佣金。因此,在网站整体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委托模式的道德风险不容忽视。

每年有近300个问题平台
需要跟踪和阻止监督
持续的p2p问题是整个行业的井喷。根据网上贷款主页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中国共有1575个网上贷款运营平台;全年累计完成营业额2528亿元,是2013年的2.39倍。全年有取现困难或失败的p2p平台数量也突破历史纪录,达到275个,较2013年的76个问题平台大幅增加。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年底和年初原本是网上贷款行业风险集中的爆发期。此外,今年股市走强,三方出台新政策改变存款准备金支付口径,大量资金流出p2p,网上借贷平台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英灿集团副总裁、网上贷款置业首席执行官石指出,当前p2p行业处于“三无”地带,没有进入壁垒、行业标准和监管机构,加剧了行业整体风险。
例如,在票据融资领域,2011年和2012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文件,禁止银行业和信托业开展票据融资业务。如今,p2p平台的出现是一种变相的“监管突破”,突破了这条红线,出现赎回危机的“中汇在线”经营票据业务,值得高度关注。

专家呼吁尽快实施行业监管,提升平台内部风险控制水平。最近,中国银监会宣布了一项机构调整,设立了一个新的普惠金融部门,在线贷款和小额贷款由该部门监管和协调。业界期待尽快出台具体的监管规定。

石表示,2015年,p2p平台将从野蛮的增长走向成熟,产品产量将很快回归理性并逐渐下降,平台的细分化和极化将更加明显。毫无疑问,无论是p2p平台的直接布局还是作为第三方角色销售p2p的中介,风险控制能力都将是其生存的关键。(新华社)

相关报告
第三方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
一月份,有69个p2p问题平台
据新华社广州2月2日电,第三方机构“网上借贷之家”发布的2015年1月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月度报告显示,1月份有69个问题平台,仅低于去年12月份92个的纪录,远高于去年同期。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月,中国有121个新的在线贷款平台。截至今年1月31日,全国网上贷款行业正常运营平台1627个,比上个月增长3.30%。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今年1月份问题平台的数量较去年年底有所下降,但仍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月份,一个月就有69个问题平台,问题平台的月发生率为3.90%,仅低于2014年12月份,远远高于去年同期。这些问题平台的爆发呈现区域分布,主要位于山东和广东,其次是浙江、江苏、四川和上海。

根据网上贷款之家,这些问题平台的平均运行时间为7.18个月,有16个平台已经运行了一年多。一些已经运营了大约两年的老平台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取款困难。例如,北京的国内外贷款导致历史上最高的p2p在线贷款平台支付了9.34亿元的危机。由于开发商涉嫌“自筹资金”,借款人已被警方控制,平台无法维持正常的现金提取。

网上贷款之家首席研究员马军认为,要分析当前问题平台爆发的原因,首先是一些平台涉及“自我整合”,缺乏真正的业务,总有弥补不了西墙的时候。与此同时,从外部环境来看,春节将至,投资者对资金的需求旺盛,导致了平台上现金集中支取的现象。
标题:网贷风险向大平台蔓延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36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