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4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1月,房地产市场未能延续2014年底的上升趋势。
最近,据嘉里监测的54个城市的统计,2015年1月,商品房建筑面积为1870万平方米,比上个月下降了31%,房地产市场被空.“开了个好头”然而,土地市场已经明显回暖。今年1月,前20家基准房地产企业的土地收购量创下近年新高,“冷房热房”现象明显。

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所统计,2015年1月,3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房交易面积为157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同比上升8.2%。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杰在接受《国家商报》采访时表示,尽管自2014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陆续出台了降息等刺激政策,但短期内很难缓解大多数城市供过于求的矛盾。一旦房价停止上涨,过高的土地成本可能会压倒房地产企业。

房地产市场“打开了空的大门”
据嘉里统计,2015年1月,54个城市的商品房交易量大幅下降,但不同城市的表现不尽相同。其中,一线城市降幅最小,只有广州同比下降;二线城市并不理想,同比分别下降了36%和10%,低于2014年的月平均水平。环比来看,只有南昌略微上升了7%,而其他所有城市都大幅下跌,其中最大的城市贵阳下跌了约70%。

此外,三、四线城市的营业额环比下降20%,但明显好于二线城市。其中,内江、新余、梧州、潮州等内陆城市在大量返乡购房者的帮助下,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上海易居的研究员严跃进告诉记者,在这30个城市中,有29个城市的成交量环比下降。
柯睿研究中心的分析师杨克威告诉记者,1月份商品房交易的表现并不好。一方面,1月份市场供应量持续萎缩,直接影响了交易规模;另一方面,随着房地产市场回暖,一些城市的一些房地产开始提价,项目的优惠力度明显不如去年底。这也是开发人员停止全力提高性能的一个因素。

根据欧阳杰的分析,尽管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市场一直在上涨,但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早期地方救市政策的效果逐渐减弱,信贷政策已经停止,市场对经济发展缺乏信心,导致买家信心下降,观望情绪上升。住宅企业应坚持“量价”战略。

“冷房地热”的隐忧
与房地产市场交易量下降相对应,土地市场明显回暖。据嘉里统计,截至1月29日,全国共出让商业用地420块,总建筑面积4291万平方米,土地出让金收入1218亿元。尽管没有2014年12月的交易高峰高,但也处于2014年的月平均水平。其中,大型住宅企业已成为征地的主力军。据中原地产统计,今年1月,前20家基准房地产企业的土地收购总量达到426亿元,创下近年新高。

一线和二线城市仍然是房地产企业竞争的焦点。以北京为例。截至1月30日,本市土地出让金已超过300亿元。
“2014年底房地产市场的爆发确实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兴奋剂。加上市场的稳定,以及房屋公司需要补仓,发展商收购土地的热情显著增加。”杨克威表示,去库存化仍是2015年的根本,房屋企业在征地时应保持警惕。

欧阳杰还认为,如果地价上涨,房价不上涨,企业利润将面临严峻挑战,一些财务实力较弱的房企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隐忧。胡家燕建区来自广州和北京
标题:1月楼市"开门红"落空 54城成交面积环降超三成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37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