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0字,读完约4分钟
两大核心企业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家核电”)合并的消息最终被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旗下多家上市公司的公告所证实,这意味着在高铁领域南北车合并后,中国核电领域的大规模整合也拉开了序幕。同时,信息也揭示出,中央企业的重组不再局限于单一中央企业的内部资产,而是中央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模式。

两家中央企业合并以加强核电工业
2月3日晚,中国电力投资公司的上市公司上海电力(报价、询价)、吉电股份有限公司(报价、询价)和东方能源(报价、询价)发布了措辞相同的即时公告,确认中国电力投资公司和国家核电已开始重组。根据公告,最近,中国电力投资公司书面询问了交易所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同时,公司收到了中国电力投资公司关于联合重组的通知,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已通知中国电力投资公司开始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进行联合重组,具体方案尚未确定。中国电力投资公司将根据工作进展和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虽然很多渠道都透露,两大核电中央企业的整合已经得到决策层的批准,但几家上市公司3日晚的公告最终证实,这无疑将进一步推高市场对国有资产改革和中央企业集团整合的预期。此前,中国南车(CSR)(报价、询价)和中国北车(CNR)(报价、询价)的合并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合并,最终在2014年底形成,而中国电力投资公司和国家核电的整合无疑再次显示了中国扩大和加强高铁和核电这两个高端制造名片的决心。

回顾数据,中国电力投资公司在规模上位列中国第五大发电集团,也是中国仅有的三家持有核电厂运营许可证的央企。然而,与其他两家核电运营商CNNC和中广核相比,中国电力投资公司的核电设计和运营实力较弱。另一方面,国家核电是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受让方和引进、消化和吸收的主体,也是国内第三代核电技术cap1400的技术创新者。然而,由于建立国家核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引进和消化国际先进的核电技术,因此不具备核电运行的条件,在核电运行和盈利能力方面略显尴尬。近年来,业界期待并呼吁整合两大中央企业的优势。

“两家核电中央企业的整合从来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这才真正让高层管理者拿定主意,或者说核电技术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名片的战略地位在空之前已经变得重要,只有通过整合才能避免内部摩擦,实现优势互补。这种逻辑与南北车的整合完全一样。北车和南车的合并强调避免内部摩擦,而核电集团的整合则更为重要。一位长期追踪核电行业的私人股本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集团层面的整合对其上市公司的影响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私人股本消息人士称。
并购后如何进入资本市场
目前,中国电力投资公司a股上市公司包括上海电力有限公司、吉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能源有限公司、露天煤业(报价、询价)、中电远大(报价、询价)。但是,国家核电公司没有上市公司平台。两大集团合并后的核电资产如何进入资本市场?投资者会考虑这一点。上海电力和其他上市公司最近的股价飙升与这种想象有关。

对此,有分析师表示,目前,上述a股公司在中国电力投资公司下有不同的头寸。例如,中国电力远大主要定位于环保平台,中国电力投资公司通过向中国电力投资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注资而直接入股a股的可能性较小。据公开信息,中国计划到2020年建设580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和3000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容量,相关核电集团无疑将进行大规模融资。其中,中广核已于2014年12月登陆香港股市,筹资逾200亿港元。市场参与者预计,中国电力投资公司和中国核电公司合并后的新实体不排除独立上市实现大规模融资的可能性。

然而,注资预期并非空点。2011年7月,上海电力发布了一项固定计划。本公司计划向控股股东中国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发行股份,为收购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持有的合肥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筹集资金。合肥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的主要资产是江苏核电30%的股权和秦山三期20%的股权,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股价和固定储备价格长期处于上下颠倒状态,该方案最终夭折。然而,上海电力于2015年1月30日发布了变更公告:中国电力投资有限公司表示,截至目前及未来三个月内,不存在与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相关的重大问题或重大信息。
标题:核电整合拉开帷幕 央企同类重组再添大手笔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37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