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2字,读完约4分钟
201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4)》指出,中国广义影子银行体系规模约为27万亿元,约占银行总资产的19%。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奥利弗·怀曼咨询(Oliver Wyman Consulting)最近发布的《中国影子银行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约为31万亿元,低于目前普遍认为的40万亿至60万亿元的规模。然而,称规模为40万亿元至60万亿元的依据尚未找到。如果我们前后一致地看这两份报告,这一增长应该说是合理的,至少与“40万亿元-60万亿元”相比没有那么夸张,这可能只是证明监管已经落实。

影子银行的监管越来越严密
影子银行是指与银行监管体系相分离的信用中介体系,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从官方的态度来看,影子银行、产能过剩、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被视为最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的领域。

自2013年3月《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的通知》发布后,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加强影子银行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第107号),明确了影子银行的概念、监管范围和监管职责分工。2014年99号、127号、140号文件均从不同层面对影子银行相关业务进行了定位:“影子银行”、“信托公司风险监管”、“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不久前,银监会重组了机构,将信托与非银行机构分开,并设立了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

你不应该谈论影子银行的褪色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易会满表示:“影子银行并非全是坏事,它是传统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在服务实体经济、丰富居民投资渠道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中国光大银行计划财务部滕飞也认为影子银行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业务创新拓展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在解决企业融资需求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依托理财产品的蓬勃发展,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拓展个人投资渠道,促进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第三,银证保合作推动了金融机构市场化和金融监管改革。

就《中国影子银行报告》而言,澳威咨询合伙人艾洪德表示,尽管不良贷款率将大幅上升,但中国银行业(报价、咨询)的不良贷款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将处于较低水平,中国银行业已经具备了容纳5.59%不良贷款率的良好基础。因此,中国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是可控的,从规模和坏账的角度来看,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是有限的。

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
对于影子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奥利弗·怀曼(Oliver Wyman)大中华区主管盛海诺认为,未来影子银行将向网络金融、新兴银行和资本市场创新转型,其中网络金融的p2p和p2b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是中国本土和国际金融企业值得关注和发展的领域。

中国的影子银行与欧美的影子银行有很大的不同。国内影子银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总是有“传统”商业银行机构参与其中。尤其是银行间业务的扩张,使得商业银行不仅为影子银行业务提供渠道,还在资产负债表上从事“影子业务”。

中国经济学家吴晓灵指出,影子银行的许多业务是在地方政府融资需求的背景下,在地方政府的默许、支持(或指导)下开展的。作为影子银行业务主体的信托、基金和投资公司大多具有政府的官方背景,在规避中央政府控制、为地方投资和建设筹集资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在传统银行监管机构锁定的小型系统范围之外建立了新系统,但仍能发挥原有系统的功能。因此,一些在政府担保下杠杆率极高的“风险资产”往往不会为高风险支付高价补偿,而是享受传统银行无法提供的高信用额度的“无风险资产”贷款,可以在影子银行中实现。

这似乎类似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但即使是银行也有新的趋势。近年来,许多股份制银行开始引进小型和优秀的社区银行;今年,民营银行的开业开创了金融业的新格局,它天生具有服务小微的属性,可以从需求方面减少对影子银行的需求。因此,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共同点也许在于,它们将充分发挥“包容性”,成为金融服务的趋势。
标题:原来我们一直都误解影子银行了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39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