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381字,读完约16分钟
编者按:2月4日,中国和阿根廷在北京签署了《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协议》。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赢得了阿根廷的青睐。

CNNC官方网站当晚评论称,这标志着中国独立的三代核电技术成功出口到拉丁美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小涛表示,这也是中国第一个“走出去”的重水反应堆。

在2月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小涛将“推动铁路和核电走向世界”列为下一步工作的第一项。
与冉冉升起的核电相比,中国的高铁出海一直受到重视。墨西哥高铁项目被搁置后,许多部委多次支持中国高铁。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协会发言人张翔在接受《国家商报》(博客、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中国铁路和机车企业海外进军步伐明显加快,2015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这两个项目的投资为128亿美元
几周前,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意外扭伤了脚踝,她一直坐在轮椅上,直到2月3日抵达中国。“无论如何,无论你是否坐在轮椅上,中国都在等着我们,而中国之行更为重要。”克里斯蒂娜在她的推特上写道。

为期三天的短暂访问使阿根廷获益匪浅。根据协议,中方将为阿根廷利用中国核电技术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的资金支持,两国政府授权CNNC和阿根廷核电公司负责合作协议的具体实施。据《国家商报》记者报道,合作协议签署后,阿根廷核电公司仍有可能以招标的形式引入竞争机制,但CNNC有明显的优势。

协议签署后,克里斯蒂娜在推特上介绍说,重水反应堆项目投资58亿美元,阿方占70%,外方占30%;另一个是投资70亿美元的100万千瓦核电项目,阿拉伯方面持有50%的股份,外国方面持有50%的股份。

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成功出口到拉美,为中阿战略合作谱写了新的篇章,对构建中国与拉美全面合作平台具有重要意义2月4日晚,CNNC官方网站发表评论。

据《国家商报》记者报道,评论中提到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是指由CNNC和中广核自主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cp1000,称为华龙一号。
中国知米区研究所副所长王长信表示,中国的核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核能已成为最安全、最高效的能源之一。
在回答外国媒体有关中国核电出口安全的提问时,王小涛说:“我们将珍惜我们的核电在这些国家‘走出去’的核电安全,就像珍惜中国人民的生命一样。”

此外,他还强调,在扩大自身发展的同时,将充分考虑东道国经济和工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点提高有关国家的工业发展能力,增加当地就业,提高当地产品的供应水平,促进有关国家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走出去”的机会年
张翔表示,在非洲、拉美和亚太地区,城市化和落后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刺激了大规模基础设施需求。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跨国和跨区域项目的日益增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在规划建设,今年将是中国“走出去”的机遇之年。

另一方面,中国出国的设备不仅仅是核电,还有高速铁路技术已经得到海外的高度重视和认可。据王小涛介绍,中国铁路设备已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出口额达4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

江苏申通:新的核电订单尚未达到批量交付日期,并谨慎提高评级
2014-10-27类别:公司研究所:上海证券研究员:潘一力
[摘要]
动态事件:公司10月20日发布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下降4.64%;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4093.38万元,同比下降12.47%;每股基本收益是0.20元。公司预计2014年净利润将从-20.00%变动至10.00%,变动幅度为5271.57万元至7248.41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6589.46万元。

主要观点:核电滨海4号项目开工计划已获批准,好消息带来市场消息。10月27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捷克总统泽曼,双方表示,中捷务实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中国在核电、高铁等设备制造行业拥有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强大的实力和良好的性价比。中国政府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捷克核电设施扩建和重建等项目。

最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正式批准了四个新的沿海核电厂的开工计划,包括山东荣成的石岛湾一期、辽宁葫芦岛的徐大宝一期、广东陆丰一期和辽宁大连的红沿河二期,预计它们将于2017年前后并网发电。这标志着新的核电项目正式开工,前四个项目的总装机容量达到1010万千瓦。如果目前三代核电的综合成本按16元/瓦计算,总投资规模可能达到1600亿元。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中国新增核电项目总规模将达到3600万千瓦,预计将带动核电设备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元。
预计未来中国每年将新建约8个核电项目,随着大量在建核电厂投入商业使用带来的备件需求,公司核电阀门业务将从2015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并在2016年全面爆发。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已收到1.84亿元的核电订单,预计全年新订单将超过3亿元,而去年全年为1.64亿元。

受2011年暂停审批新核电项目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影响,公司前两年新订单数量有限,大部分以库存订单为主的核电阀门已经交付。由于核电设备的交付周期长达2-3年,重新审批后新签订单的批量交付日期尚未到来,核电今年收入仍难以实现大的突破,但将成为新订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能源设备正期待产能释放,销售毛利率仍较低。作为能源设备行业的新进入者,自2011年进入能源设备市场以来,公司逐步实现了火电、煤化工、液化天然气等能源领域专用阀门的市场开发。去年,该公司收到了4400万元的订单,今年上半年增加了2700万元。全年的订单预计将同比增长一倍。但是,由于在超额投资项目完成前产能尚未实现,核电阀门原有产能暂时用于生产能源设备阀门,成本高导致市场销售毛利率较低,空.利润较低随着筹资项目的完成和投产,能源设备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4年第三季度,公司结息期的定期存款导致财务费用同比下降78.87%;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较去年同期增加,导致资产减值损失较去年同期增加47.52%。公司非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38%,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公司收到的政府补贴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投资建议:未来6个月保持“谨慎增持”评级,预计2014-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将分别增长7.50%、24.10%和30.6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5.35%、24.69%和39.99%;每股收益分别为0.37元、0.46元和0.64元。目前,2014-2016年对应的股价动态市盈率分别为49.48倍、39.68倍和28.34倍。

随着中国新核电项目启动计划的批准,考虑到公司在核电阀门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以及投资项目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的大规模增长。在未来6个月内保持公司的“谨慎增持”评级。

主要风险提示: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风险;公司高度依赖核电行业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毛利率下降等风险。
东方电气:新能源有望在2015年反弹至推荐评级
2014-11-03类别:公司研究院:CICC研究员:张筱膺
[摘要]
2014年第三季度的结果低于预期。东方电气(600875,股份)发布了2014年前9个月的业绩报告:2014年前9个月的收入为284.7亿元,同比下降6%;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42%(不含非经常性损益,同比下降43%),低于我们预期和市场预期,主要是因为火电设备平均销售价格大幅下降。

2014年第三季度,公司收入94.9亿元(同比下降4%),净利润2.5亿元(同比下降64%),主要原因是毛利率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1)火电设备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0% ~ 40%;2)水电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水电及环保设备毛利率同比下降7.7%)。

火电设备发展趋势有望触底回升:随着2014年新订单平均销售价格逐步稳定,部分新订单设备甚至略有回升,预计2015年火电设备将平稳运行。
国内核能回收的最大受益者之一。通过扩大生产线(堆内构件和控制棒)和开发第三代核电相关技术,东方电气为核电行业的复苏做好了准备。公司已经获得了三代核电技术的订单,并积累了包括华龙一号、ap1000、epr和cap1400在内的所有第三代技术的相关经验。因此,随着核电市场的复苏,东方电气有望扩大其市场份额。我们预计,从2015年开始,东方电气核电业务收入的年增长率将达到50%左右。

风力发电业务预计将在2015年大幅反弹。2014年前9个月,公司风电业务大幅下滑(同比下降59%),主要原因是东方电气会计核算滞后。2014年,风电装机容量预计将反弹至19gw,平均价格也有望逐步提高。我们预计东方电气将比2015年增长约50%,就像金风科技(002202,古巴)在2013年下半年一样。

盈利预测调整我们将东方电气2014/15年度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下调11%/9%至0.80元/0.89元。
估价方案重申了东方电气h股的“推荐”评级;根据分类汇总估值法,h股目标价下调2.6%,至15.94港元,a股目标价上调7.3%,至17.99元。
风险投标价格下降;核事故;ap1000技术的国产化进程低于预期;项目审批延迟。
上海机电有限公司:2015年,有望成为买方评级
2015-01-23类别:公司研究院:齐鲁证券研究员:冯超
[摘要]
投资点:
事件:1月23日上午,上海机电有限公司(600835,古巴)迅速关闭了每日限额。
点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海)推进基金的落地是每日涨停的主要原因,2015年上海国有企业改革将是上海机电市场表现的主要出路。该基金由中国信达联合其他金融机构设立,规模200亿元,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稳定的金融支持,改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促进国有资产有序流动,充分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我们相信,混合改革基金的设立将有效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公司将受益于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效率提升,这将是公司2015年的主要出路。

上海FANUC的资产有望在国企改革的背景下注入。上海FANUC是上海机电控股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持有该公司50%的股份,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300024,库存条)系统集成。2012年,其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0.7亿元和2.7亿元,净利润率为25.2%。我们认为,上海国企改革有望成为上海FANUC注入资产的契机。假设注入上海FANUC的资产,我们预计这将使上海机电公司净利润增加约1.5亿元,每股收益增加0.15元。

机器人减速器是与日本纳布公司联合生产的,预计将于今年内登陆,并将成为该公司的主要催化剂。早些时候,日本的纳布透露,它计划在中国投资建厂,并在2016年实现10万台减速机。我们相信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来准备前期工作和建造厂房,所以公司和日本纳布的合作细节最迟将在2015年内完成。

智能设备领域的突破将提供中长期投资价值。目前,公司拥有现金119亿元,电梯作为摇钱树提供了良好的现金流,明确了“电梯+智能设备+参股”的发展战略。我们相信,智能设备的突破将提供中长期投资价值。

投资建议:预计在14 ~16年内,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1.23元、1.57元和1.85元,目标价格为24.8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警示:电梯主营业务恶化超出预期;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低于预期;智能设备的业务进展低于预期。
CNNC科技:CNNC高端阀门制造企业谨慎提高评级
2014-12-15类别:公司研究院:上海证券研究员:潘一力PG一
[摘要]
投资:特种阀门业务稳步增长,核电优势带来的性能提升有待显现。随着核电项目的重启、政策信号的发出以及中国核电领域关键设备自主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CNNC的子公司,公司希望在中石油、中石化等其他业务领域市场保持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发展核电阀门市场。我们相信,即使新核电项目在2014年底开工,由于其产品交付周期较长,对公司业绩的拉动作用在两年内可能会有更多的体现,而在过去的一两年内,公司的收入增长更多的依赖于其他特种阀门业务收入的稳定增长。鉴于我们对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和按计划推进高端核电关键阀门国产化的信心,我们对空.产品利润的提高持谨慎乐观态度

估值和投资表明,公司不断增加R&D在高端阀门设计和制造方面的投资,以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目前,公司正密切关注核电市场的变化以及项目开工和招标的信息。核电关键阀门产能扩建项目是为了满足上一次融资项目核电发展的需要而专门建设的,也于去年完成并投入运行。初步估计,2014-2016年公司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5.20%、15.50%和16.2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增长23.89%、16.64%和19.14%;每股收益分别为0.21元、0.24元和0.29元。目前,2014-2016年对应的股价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45.88倍、125.06倍和104.97倍,估值偏高。同时,考虑到国家核电“走出去”战略可能给公司带来的发展机遇,公司在未来6个月被给予“谨慎增持”评级。

主要风险(1)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风险;(2)核电产业发展受政策影响的风险;(3)加剧市场竞争的风险;(4)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宝缇股份:嘲笑风云,推荐评级
2014年10月29日类别:公司研究院:方正证券(601901,股吧)研究员:杨
[摘要]
投资要点:第三季度报告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5.2%,环比下降22.94%;净利润为亏损21100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亏损246,900元,实现每股收益-0.001元,基本符合预期。

收入确认的差异造成了轻微的账面损失。目前,钛加工业采用订单处理,收入只有在所有订单处理完毕后才能确认。因此,不同季度的收入差距相当大,公司第三季度的实际情况略好于第二季度(毛利率提高了1.49个百分点)。公司账面收入环比下降,但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仍居高不下,导致第三季度出现账面亏损。

钛价格已进入上涨周期,公司表现灵活。海绵钛价格从8月初的4500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51000-52000元/吨,涨幅超过13%;自10月初以来,钛的价格已经上涨了3%以上,我们之前建议的逻辑正在实现。总的来说,海绵钛和钛材料的价格有波动的趋势,钛材料的价格在未来几个月更有可能继续上涨。该公司拥有18.1亿元的库存,大致相当于4万吨海绵钛,其性能极其灵活。

充分受益于军用飞机的巨大发展: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军用飞机钛供应商,年生产3000-4000吨航空空钛棒,也是公司产品中利润最高的产品。此前,由于订单减少,建筑工程开始停工,军品订单估计不到2000吨。随着歼-10b、歼-11、歼-15、云-20等一系列军用飞机的相继量产和定型,预计军用飞机年钛消费量将增加3000吨,公司的军事订单有望突破。

核电用钛焊管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垄断:国内首个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凝汽器用国产钛焊管项目正式投产,成为国内首个获得核电用钛焊管生产资质的企业。一百万千瓦核电机组需要大约220吨钛焊管。到10月底,仍有27个单位在建,需求量约为6000吨。如果核电恢复审批,2020年前可启动25-30台,总需求超过10,000吨。

盈利预测和建议假设2014-2016年海绵钛平均无税价格分别为3.9万元/吨、4.4万元/吨和5万元/吨,钛产品总销量分别为1.8万、2.2万和2.2万吨,目前估值相对较高,但考虑到公司库存较大,可能爆发军用核电订单,以及公司管理费用比例较高

风险因素产品价格上涨低于预期的风险;需求持续低迷的风险。
标题:核电出海首站阿根廷 6只核电概念股再迎利好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0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