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8字,读完约2分钟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3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1-2月,国内房地产企业境外融资36.85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的137.91亿美元下降73.3%。
据悉,今年1月,海洋地产、徐汇控股和诸光控股完成了15.85亿美元的海外融资。今年2月,只有碧桂园、恒大地产和绿城中国完成了部分融资需求。其中,27日,碧桂园成功发行了票面利率为7.5%、票面金额为9亿美元的优先票据;11日,绿城表示计划以8%的利率增发2019年到期的2亿美元优先票据;10日,恒大与摩根大通、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招商证券、傅锐达成发行金额10亿美元的优先票据购买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前两个月,房地产企业海外融资金额达到137.91亿美元,比2013年同期的100.98亿美元下降了63.5%。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凯撒事件加剧了美元升值,这使得房地产企业难以在海外筹集资金。
“按照往年的传统,住房企业将选择在1月和2月进行大规模的海外融资,这将增加一年的资金充裕度,有利于企业的财务安全。然而,2015年,房企受到了凯撒事件和人民币贬值的影响。融资困难大幅增加,融资成本也大幅上升。”张大伟表示,2月份三个融资项目的利率都在7.5%以上,而往年都在6%至7%左右。

除了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海外融资不乐观外,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也期待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评级。他们认为,2015年,中国开发商的年度海外债券发行可能不会达到新的水平,海外融资规模将在34亿美元左右。

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信用分析师叶奥星指出,凯撒事件已经给海外投资者敲响了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警钟,因此他们在投资债券市场时更加谨慎,更加关注债券发行者的财务状况和风险,远离财务杠杆较高的企业。因此,资金可能转向性能更稳定的开发商。

张大伟表示,海外房企融资困难将加大房企的财务压力,这将对2015年国内房地产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即使在未来几个月,房地产企业海外融资的难度将继续加大。

“美联储可能会逐步加息,而人民币贬值将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产生负面影响。海外融资的巨大规模将导致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紧张,甚至违约。同时,美元走强后,热钱将流出中国市场,这将加剧房地产企业“资金短缺”的困境。”张大伟说。

“国内融资可能会增加。”张大伟指出,与中国逐步降息相比,海外融资的成本优势逐渐减弱。受中国央行最近一系列降息和RRR降息的推动,房地产企业可能更喜欢国内人民币融资。
标题:前两月房企海外融资下滑超七成 降息难改钱荒窘境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2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