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00字,读完约2分钟

手机淘宝,红包,机票...当我们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时,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私人信息正被非法分子使用。《经济信息日报》记者近日获悉,信息安全的“黑洞门”已经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网站攻击和利用正朝着批量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用户的隐私和权利受到了侵犯。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数据甚至流向其他国家,不仅是个人和企业,而且信息安全威胁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级别。

信息安全“黑洞门”触目惊心

据记者近日从天空漏洞应对平台收集到的数据显示,该平台已知的漏洞可导致23.6亿条隐私信息泄露,包括个人隐私信息、账户密码、银行卡信息、商业秘密信息等。大量数据泄漏的主要来源是互联网网站、游戏和拥有大量身份信息的政府系统。根据公开信息,自2011年以来,已有11.27亿用户的私人信息被泄露。

信息安全“黑洞门”触目惊心

“这些数据意味着,几乎我们每个上网的人都可能被盗,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被使用。”一位网络安全权威人士向《经济信息日报》记者承认,这只是冰山一角,更令人担忧的是,实际情况甚至比这一统计数据还要严重。目前,越来越多的信息安全漏洞是针对“钱”的。下一步,金融和在线支付将成为受冲击最大的领域。从目前暴露的信号来看,信息安全问题可能会在芯片、计算机和设备,甚至能源、资源、航空空等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爆发。

信息安全“黑洞门”触目惊心

据了解,自2011年中国最大的It技术社区csdn的泄密事件被披露以来,网站遭到了拖垮和打击。2014年,针对图书馆的攻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根据回应平台等渠道披露的信息,2014年,国内很多知名网站,包括吴彼(原秘)、公众评论网、搜狐、Anzhi.com、汽车之家、搜狗、Evernote等。,受到图书馆碰撞的攻击,导致大量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一直到第二版)

标题:信息安全“黑洞门”触目惊心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