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48字,读完约7分钟
3月5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媒体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许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的记者就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出了一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李景路照片
3月5日,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举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许就“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等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为什么经济增长目标定在7%
今年头两个月,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低水平运行,许多人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感到担忧和焦虑。
许坦言,1月份中国的发电量和货运量都处于较低水平,cpi增长0.8%,ppi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可能出现惯性下滑”,这是正常的。
许少师分析说,一月份一些主要经济指标表现不佳。首先,因为确实存在经济低迷因素;第二,由于春节月份不对,去年1月份基数较高;第三,因为今年的温度比去年高,它直接影响了能源的使用量。

事实上,自2月份以来,一些经济指标,尤其是先行指数,已经开始略有回升。其中,制造业pmi上升至49.9%,非制造业pmi上升至53.9%,出口领先指数上升至39.6%。“这些领先指数的上升表明,社会预期正在企稳,市场信心正在回升,这将对未来的经济趋势产生积极影响。”许指出,虽然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不小,但仍有许多优势和信心没有减弱。

许表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左右。这一目标充分考虑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充分考虑了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结构调整的双重需要,充分考虑了就业和收入等民生需求,符合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规律和各方预期。

“这个目标是同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联系在一起的,很好地把握了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平衡。”许对说道。
扮演投资的角色并不意味着“强有力的刺激”
最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在许多场合提出引进投资和增加投资相结合。据外界估计,国家发改委去年启动的投资项目涉及7万多亿元。因此,一些媒体猜测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新一轮“强刺激”即将开始。

对此,表示,世界经济复苏相对乏力,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外部需求不可能大幅提升,消费需求能够保持稳定增长是好事。因此,投资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要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必须解决投什么票、投谁票、怎么投这三个问题。”许说,当前的投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铁的公共机器”,而应主要用于弥补不足,调整结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基于这一考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14年推出了七大工程包和六大消费项目。

“将这些投资视为‘强有力的刺激’是对投资关键作用的误解。”许说,中国是一个大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投资领域广阔,投资潜力巨大。在一些需要投资的领域加强投资是很自然的,不存在“强刺激”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这些投资项目推动了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联合投资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共享收益和风险。
“去年,我们还向各地发布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文件,并发布了一份示范合同,以一种通常被称为‘PPP’的方式促进合作。”许对说道。
“现在还有两件重要的事情。首先,政府必须拿出一些现金流充裕、回报预期稳定的好项目,让社会资本和私人资本参与进来;二是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基金、社保、保险、信贷以及社会各类投资基金和投资公司的合作,共同扩大投资规模。”许对说道。

在新常态下,宏观调控必须有新举措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宏观调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3年,中国创新宏观调控实行区间管理;2014年,定向调控和结构性调控进一步创新,对经济平稳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新常态下,宏观调控有了新举措,这是我们的核心任务."许表示,基于这样的考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定期加强对经济走势的预测和监测,加强相应政策措施的前期研究储备,分析判断一个时期的经济走势、趋势和走势,并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政策建议。

许说,新常态下要搞好宏观调控,必须做到“三个调整”:一是要调整观念,坚持发展第一,把握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我们必须抓住机会。加快结构调整,同时防止经济惯性下滑;保持对经济波动的战略关注是必要的,但不应掉以轻心。要加强微调和预调,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第二,要调整政策,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区分经济稳定增长、经济波动和经济趋势下降三种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三是调整评价分析方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分析评价方法分析经济运行,掌握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新特点,探索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新规律。

“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整个系统应发挥良好的作用,注重新的增长点,包括新兴产业、新兴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抓住综合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新的增长极;抓住‘一带一路’的新增长带。”许对说道。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该进行改革
201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顶层改革设计,以及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的和领先的改革计划。许多领域已经尝试了很多年,但没有改变,一些棘手的问题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在积极地进行自己的改革."许说,虽然社会上普遍认为国家发改委重发展轻改革,但国家发改委正在不断加强自身改革,包括审批制度改革、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价格改革等。

许透露,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精简审批,规范中介和并联审批,并准备在今年年底前将30多个部门的前置审批简化为两个或三个前置审批,其他所有审批项目将移至网上并联审批,以缩短审批时间。同时,中介服务将在互联网上进行宣传,使人们一目了然哪些中介机构提供服务,费用是多少,时限是什么。

"如果今年能实现这个目标,那将是一场重大革命。"许对说道。
在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201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拿出80个吸引民间投资的示范项目,起草了《重点创新领域投融资机制改革指导意见》,并获得国务院通过。此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还设立了新兴产业创新指导基金和制造业支持基金。

2015年,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价格改革,形成更好的价格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只有通过艰苦奋斗和自我革命,才能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许对说道。(经济日报记者林火灿)
标题:徐绍史:今年设定7%增长目标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4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