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50字,读完约7分钟
3月5日,中国基金业迎来了第17个年头。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截至2014年12月31日,近100家基金管理公司从零开始管理公共基金,规模为4.54万亿元。

基金业在过去17年走过的道路可以说是通过创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并通过创新为基金投资者带来回报。对于投资者来说,无论是从产品、制度还是社会福利来看,基金行业创新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各种各样的“第一”。

■第一批基金公司——国泰基金和南方基金
中国最早的基金管理公司是成立于1998年3月5日的国泰基金和南方基金。这两家资历最深的老牌基金公司见证了中国基金业17年的风风雨雨,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产品创新和投资业绩的领先水平。

■第一批封闭式基金——金泰基金和开元基金
1998年3月2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国泰基金和南方基金分别发起设立“金泰基金”和“开元基金”两个封闭式基金,拉开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试点的序幕。这两次关闭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终止,并转变为国泰金泰平衡混合基金[519020]和南方开元沪深300交易所交易基金[159925],继续开放交易。

■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组合
华安创新成立于2001年9月21日,主要投资于高科技行业和传统行业的创新型上市公司。它的诞生使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实现了从封闭式基金到开放式基金的历史性跨越,标志着中国基金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第一只标准股票基金——国泰金鹰成长
国泰金鹰成立于2002年5月8日。它主要通过投资成长型上市公司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十多年来一直稳步超越业绩基准(上海a股指数)。银河最新的整体评级是五年四星。

■第一只被动指数基金——万佳180
万佳180成立于2003年3月15日,是中国第一只试图与上交所180指数相匹配的被动指数基金,是一种风险适中、长期资本回报稳定的投资产品。上交所180是上交所成份股指数的简称,其样本股票是自2002年7月1日正式发布的所有a股中最具代表性的180只样本股票。它是上证综合指数系列的核心,反映了上海股市的总体情况和运行状况。

■第一只债券基金——华夏债券
华夏债券成立于2002年10月23日,属于混合型债券基金(一级)。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2015年1月底,中国共有债券基金411只,净资产总额3654.47亿元,比上个月增长5.21%。

■第一只保本基金——南方对冲增值第二混合基金
南方对冲基金成立于2003年6月27日,是中国第一只保本基金,也是累计分红最多(15倍)的保本基金。保本基金规定,投资者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即锁定期,在中国一般为3年)收回原投资本金,但如果提前赎回,将享受不到优惠待遇。这种基金是风险承受能力弱或未来股市走势不确定的投资者的良好投资品种。

■第一只交易所交易基金——华夏上交所50只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是一只交易所交易基金。华夏上交所50etf成立于2004年12月30日,是中国第一个etf,也是第一个尝试股票期权交易的etf。上证50etf期权于今年2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志着国内资本市场已经进入期权时代。

■一级基金——SDIC瑞银瑞富
SDIC瑞银瑞福分级基金成立于2007年7月17日,属于第一代分级基金产品,其产品设计还不是很成熟。据国际金融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月27日,国内评级基金产品数量已增至120种,其中最大的包括深湾证券、郭芙军工、银华100和国泰医药。

■首个QDII-南方全球精选配置(qdii-fof)
Qdii是合格的国内机构投资者。据基金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15年1月底,中国境内有91只qdii基金,净资产值为540.67亿元,比上个月增长11.08%,增速明显。南方环球成立于2007年9月19日,是中国第一家qdii,其fof模式意味着该基金以海外基金产品为投资目标。

■第一只行业主题评级基金——中泰证券房地产行业指数评级基金
国泰地产成立于2013年2月6日,是业内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行业指数评级基金。该基金的认购率门槛较低,a股协议收益较高,标的指数波动较大。尤其是其杠杆份额国泰房地产[150118]在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大牛市中吸引了大量投资者。

■第一只债券交易所交易基金-国泰政府债券交易所交易基金
成立于2013年3月5日的国泰基金etf[511010]]停发美国国债期货。它的成立打破了基金产品同质化的僵局,开辟了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开启了股票市场债券配置的新时代,进一步优化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中小投资者可以利用国债etf进行国债期货的套利或资产配置;保险和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国债交易所交易基金追求稳定的无风险回报,或者进行高频套利交易和差价交易;外国主权财富基金也可以通过国债交易所交易基金获得更高的安全性和良好回报。

■首批黄金交易所交易基金——华安黄金交易所交易基金和国泰黄金交易所交易基金
同时,2013年7月18日成立的华安黄金etf和国泰黄金etf密切跟踪现货黄金的价格变化,其表现基准是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的au99.99合约。通过黄金交易所交易基金,投资者可以轻松地在股票和黄金之间自由转换资金,与购买实物金条相比,购买黄金交易所交易基金更便宜,交易也更方便。

■第一只互联网定制基金——田弘曾立宝货币
亿万网民熟悉的“宝月”是田弘曾立宝货币基金组织,该组织成立于2013年5月29日,专门为互联网用户定制。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余额宝规模为5413亿元,这使得田弘增力宝货币基金成为中国首个资产超过5000亿元的基金产品。

■第一只混合改革基金——嘉实开元封闭式基金
在第一次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公开发行的形式参与了中石化下属的中石化销售公司,相关基金产品为嘉实元和。这也是中国第一个获准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的公共基金产品,这种产品稀缺,自然会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嘉实元和融资100亿元,其中一半参与中石化销售公司,另一半投资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

■第一只主动退出市场的公募基金——汇天富短期
财务管理28天基金
2014年8月16日,汇天府基金公司宣布将清算旗下一只短期理财基金,并主动退出市场。这是我国历史上首例公募基金清算案,具有象征意义,对解决日益严重的小型基金(一般指规模在2亿元以下的基金)问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第一个公益助教项目——国泰基金红烛助教项目
记者了解到,最早、运行时间最长的公益项目是国泰基金的红烛助理员项目,该项目于2007年9月7日正式启动。这是一项由国泰基金策划的长期持续的公益计划,致力于通过为部分贫困地区的教师提供纯粹的公益资助,促进本地教育的稳步发展。
标题:盘点基金业17年:“17个第一”是怎样炼成的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4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