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7字,读完约4分钟

速度是中性的,快和慢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好或坏。然而,在过去两百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几乎所有的民族都被快速增长的兴奋所困扰,从而遭受到“快速增长”给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秩序带来的困扰。当速度不可持续时,大多数经济体总是选择转向新的发展模式。

“告别高速”当是新经济发展模式的起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告别速度”可能是新经济发展模式的起点。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正是反映了这种思想。

中国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在7%左右,比去年低0.5个百分点;相应地,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增长率也分别下调至15%和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预测调整至13%。总的来说,在2015年,通货紧缩的阴影不是通货膨胀的压力,所以cpi目标很容易被设定在3%以下。

“告别高速”当是新经济发展模式的起点

财政和税收改革是一出带有强烈色彩的大戏。“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中央和地方各部门都要公开预算和决算,全面接受社会监督”。预算的公开化使得财政收支的软约束变得硬约束,社会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将得到有效提高。在此基础上,2015年“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完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和适度扩大预算赤字——2015年全国预算赤字预计为1.62万亿元,赤字率为2.3%,比去年增长0.2个百分点。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反映在铁路和水利项目投资的增长上。2015年,水利和铁路总投资预算为1.6万亿元,其中铁路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令人欣慰的是,除了“铁公基”之外,政府财政支出继续向民生倾斜,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一方面刺激消费,另一方面促进社会和谐。当然,税收政策也应该引人注目。“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调整完善消费税,扩大资源税从价税范围”不仅有利于国家,也有利于人民。

“告别高速”当是新经济发展模式的起点

尽管货币政策保持“稳定”,但政策工具将进一步趋向于灵活多变。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稳步增长。2015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目标约为12%,比去年低1个百分点。货币政策工具将“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利率、再融资利率等工具”。

“告别高速”当是新经济发展模式的起点

金融改革是一个亮点。存款保险制度将正式启动,为民间资本进入商业银行和利率市场化创造一个低风险的制度环境。“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同时,将试点个人投资者和海外投资者,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将逐步启动。此外,随着央行利率管制框架的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推进。ipo登记制度改革是2015年金融市场改革的最大亮点,它不仅改变了政府在金融监管中的角色和职能定位,也改变了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金融市场结构。从发行钞票到发行股票,中国将迎来一个基于股权融资的创业时代。

“告别高速”当是新经济发展模式的起点

推动对外贸易转型,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综合竞争力。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制造业升级。2015年,中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的进口。”该政策旨在促进国内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升级,并在开放的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建立工业企业的竞争力;二是通过发展综合外贸服务平台和市场采购贸易,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增加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数量,提高服务贸易比重。在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基本丧失的人口结构下,这两项无疑是中国重建贸易优势的基本国策。

“告别高速”当是新经济发展模式的起点

环境保护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减少3.1%以上。2015年政府启动的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清洁能源、油气矿产资源保障工程、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工程、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工程”。

“告别高速”当是新经济发展模式的起点

综上所述,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来看,以质取胜似乎是未来一年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作者是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

标题:“告别高速”当是新经济发展模式的起点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