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85字,读完约7分钟
3月29日晚,中国太平洋保险发布2014年业绩报告时,四家上市a股保险公司都交出了去年的成绩单。在双丰收的成绩单上,四家上市保险公司实现了两位数的净利润增长。

作为评估寿险公司价值的最有价值的指标,四大上市保险公司最大的亮点是新业务价值的明显提升。这是寿险业务结构优化的结果。上市保险公司大力发展个人保险渠道,发展期货业务,控制银行保险渠道规模,减少银行保险交易。

在牛市带来投资收益的同时,上市保险公司带来的退保压力也不可低估。四家上市保险公司的退保保费约为总净利润的两倍。与此同时,在中小寿险公司通过银行保险渠道和理财产品取得非凡发展的同时,大公司“价值转型”的“阵痛”也开始显现。市场份额下降已成为四大上市保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投资在增加,新业务的价值在增加
得益于2014年资本市场投资收益的拉动,上市保险公司去年再次实现正利润增长。四家上市保险公司实现净利润889.45亿元,同比增长33.5%。
在四家上市保险公司中,平安以392.79亿元的净利润排名第一,中国人寿和太平洋保险分别实现净利润322.11亿元和110.49亿元,新华保险仍以64.06亿元的净利润排名最后。然而,新华保险在四家上市保险公司中排名第一,净利润增长率为44.9%。

在过去的两三年里,人寿保险巨头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业务重组时期,专注于嵌入价值以保持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2014年,在整个保险业呈现良好态势的情况下,四家上市保险公司“关注个人保险渠道,关注支付服务”的价值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为寿险公司的关键指标,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和CPIC人寿去年的新业务价值增长率分别为9.2%、20.94%、16.0%和16.3%,为2011年以来最高。
所谓一年新业务价值,即寿险公司在某一年的第一年保费所能创造的未来净利润的贴现值,增长率越大,意味着空.利润越大
利润的增加与投资收益的大幅增加有关。从年报来看,去年中国太平洋保险的净投资收益率达到5.3%,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其他三家上市保险公司平安、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2014年的净投资回报率分别为5.3%、4.71%和5.2%,与去年相比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

银行理财+股市投资退保压力飙升
虽然上市保险业务不断优化,价值明显提升,但牛市不仅带来了有利的投资,也增加了保险股票退保的压力。据记者统计,2014年,四家上市保险公司的退保保费总额为1859.27亿元,约为净利润总额(889.45亿元)的两倍。

新华保险退保支出490亿元,增长70.3%,其中第四季度退保保费超过210亿元。退保率高达9.2%,比2013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中国人寿和中国太平洋保险的退保金也增加了约50%。

新华保险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丰丸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退保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保险公司此前销售的高现金价值产品对客户的约束力相对较低。与此同时,受去年下半年股市复苏和第三方理财产品的影响,新华网的退股在第四季度表现更为突出,此时正是股市复苏的时机。剔除高价产品因素,退保率为7.4%,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丰丸认为,与2013年相比,新华保险去年的退保率大幅上升,但这不仅仅是新华公司的问题。去年,全行业主要寿险公司的退保率大幅上升。
中国人寿和CPIC人寿的退保数字不可低估。根据平安证券的研究报告,中国人寿和CPIC人寿的现金流出过高,退保成为一个隐忧。其中,2014年,中国人寿退保率(退保金/保费收入)达到29.6%,赔付率达到40.6%,费用率达到16.7%。这三笔现金流出占赚取的保费的86.9%,过多的现金流出成为公司的一大担忧。

对此,中国人寿副总经理李明光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寿在业务发展和新产品开发方面非常谨慎,每个季度都有现金流预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寿都不会出现现金流问题。

申银·万国此前认为退保率的上升主要受各种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银行保险产品的退保率上升。2014年至2015年,寿险行业面临的压力是退保和到期赔付。银行保险渠道粗放发展的弊端集中体现在。然而,在寿险销售环境没有显著改善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能通过再次销售短期投资产品来推迟问题的出现。未来,保险公司的退保可能仍会大幅增加,且压力将继续存在。

市场份额下降和转型的“阵痛”出现了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四家上市保险公司一致选择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寻求转型。然而,选择个人保险和未来支付取代银行批发业务的副作用是市场份额持续下降。

四家上市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在2014年达到56.3%,2013年达到62.5%,下降了6.2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保监会发布的最新数据,7家大型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比2014年下降了1.8个百分点。七大寿险公司保费的整体增长率只有10%左右,但行业整体增长率达到20%左右。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总裁林代仁表示,保费总额排名前七的公司的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近80%下降到去年的近73%,这些大公司的市场份额去年或多或少都有所下降。

从常识来看,由于保险公司的持续现金流和保单第一年消耗的保险资本小于批发业务,一份人寿保单可以产生数倍于批发业务的利润(即新的业务价值)。
然而,银行保险批发业务可以在短时间内给保险公司带来大量的保费收入,因此,近70%的中小保险公司都是银行保险批发业务。
随着大公司重组的加剧、银行保险公司的成功突破和中小企业的快速扩张,林岱仁预测今年中小企业将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而大公司的市场份额将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外壳
中国人寿转型:为股价下跌做好准备
2014年,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为26.1%,比2013年下降了4.3个百分点,这也是银行保险业务收缩的结果。
至于市场份额的下降,林代仁表示,他在去年初做预算的时候就做了这个准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银行保险批发业务的收缩。“银行保险业务利润不理想,总业务量占很大比重。中国人寿连续几年调整了银行保险的规模。”

年报数据也证实了调整结果。2014年,中国人寿银行保险渠道总保费同比下降7.3%,批发保费同比下降5.4%,续保保费同比下降25.8%。
去年,林岱仁表示,中国人寿的银行保险交易在2012年达到了1300亿英镑,2013年约为700亿英镑,2014年和2015年应控制在700亿英镑以下。
海通证券研究报告指出:“2014年,公司新的银行保险订单和赚取的保费均有所下降,但新业务价值仍同比增长9.2%,主要是由于公司坚决执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恢复保护和加强高利润率的号召。注意个人保险渠道。”

据年报显示,中国人寿个人保险渠道保费总额同比增长3.9%,长期保险首年保费同比增长8.3%,首年保费同比增长8.7%,十年及以上首年保费同比增长17.0%。此外,个人保险团队也得到了有效扩展。截至2014年底,中国人寿共有74.3万名营销人员,较2013年底增长13.8%,这是过去四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

“市场份额下降不仅是积极调整业务结构的原因,中小保险公司也通过快速发展银行保险业务抢占了市场份额。”林岱仁预测,中国人寿今年的市场份额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不会超过去年。今年,中国人寿的业务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新业务价值增长将超过去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这一版是/新京报记者梁伟伟写的
标题:转型阵痛显现 四大险企份额下滑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5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