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93字,读完约4分钟
内地券商利用香港资本市场补充资本,一是发展资本中介业务,二是提升国际化水平。然而,许多国有股东仍对h股的发行持怀疑态度。当券商发行h股时,对香港市场的严格监管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考虑因素

广发证券在香港上市筹资逾230亿港元后,银河证券最近宣布,该公司今年首次特别股东大会和类别股东大会投票通过了h股发行方案,内地券商逐渐成为通过香港补充资本的趋势。

发展资本中介业务
最近,香港h股市场出现了活跃的内地券商。去年6月25日,中州证券在香港上市,这是继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银河证券之后第四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券商。广发证券将于4月10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h股代码为1776,公司将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每批交易200股)。华泰证券也开始了h股发行的相关工作,并准备通过香港市场补充资金。

此外,广发证券3月31日表示,公司已于3月30日完成2015年第二次次级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35亿元,票面利率为5.40%,期限为3年(1+2),发行人可选择在第一年年底赎回。

信达证券非银行金融部门分析师王晓军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内地券商已在香港筹集资金,主要用于资本中介业务,并逐步建立了一个国际固定收益证券(ficc)平台。

以银河证券为例,公司今年1月宣布新发行的h股不超过20亿股,相当于公司发行前总股本的26.53%,发行后总股本的20.97%,相当于公司发行前总股本的118.27%,发行后总股本的54.19%。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资本,其中约60%用于融资融券业务,约15%用于其他资本中介业务,约15%用于投资创新业务,约10%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本。不难发现,近75%的募集资金用于发展资本中介业务。

对于在香港上市,广发证券董事长孙淑明表示,广发证券计划在投资银行、财富管理、机构客户服务、投资管理、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业务全球化等方面加强团队建设和战略投资。未来,广发证券致力于发展成为高净值个人首选的境内外资本市场综合服务提供商。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广发证券2014年年报,公司杠杆率超过4倍。预计在h股募集到位后,广发证券将继续发行债券补充资本,后续募集资金计划预计将达到800亿元左右。王晓军认为,资金的使用主要包括融资融券等资本中介业务、股票质押式回购、股权衍生品和固定收益等资本消耗业务。特别是,作为行业第一家进入lme(伦敦金属交易所)的经纪公司,大宗商品和衍生品交易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提高国际化水平
随着沪港通的开通和深港通的大力推广,证券公司的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
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是内地证券公司赴港融资的主要目的之一。广发证券高管承认,公司不选择发行a股或债券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考虑公司未来的国际化发展。此次募集资金约30%或74.496亿港元将用于国际业务,以提升公司的国际化水平和综合实力,重点增加在中国人聚集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但不限于香港、加拿大和英国)的理财业务投资;加大对海外并购、投资管理、交易和机构客户服务的投资;抓住机遇进行战略投资,搭建新的业务平台;关注中国元素,全面推进各业务板块的国际化布局。

广发证券(GF Securities)和银河证券(Galaxy Securities)发起的h股发行,也让投资者怀疑其他内地证券公司是否有出海的计划。兴业证券总裁刘智慧告诉《经济日报》,兴业证券很早就推出了国际化战略。“我们对近期香港同行的上市和融资感到担忧。未来,工业证券业务的扩张和潜在的并购仍然需要相当大的资本。因此,h股发行也是未来企业融资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刘智慧说。

然而,内地证券公司向张之路的国际化和扩张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兴业证券副总裁兼秘书长胡平生坦言,虽然a股首次公开发行时有10%的股份转让给社保基金,但内地上市券商在港发行h股仍是首次公开发行,仍有必要再次转让10%的国有股东股份。因此,一些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东仍然对发行h股心存疑虑。胡平生建议,内地公司未来在港发行h股应被视为增发,而非首次公开发行(ipo),国有股东不应转让10%的国有股。

“内地和香港的资本市场监管环境不同,香港的监管更严格。”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表示,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加强和完善a股上市公司发行h股的相关制度和机制;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提高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比例和额度。(经济日报记者文继聪)
标题:解决资本金饥渴 内地券商赴港筹资升温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6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