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5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中国工商银行(报价601398,咨询)、中国建设银行(报价601939,咨询)和中国银行(报价601988,咨询)相继发布了年报,海外业务取得了很大成绩。年报显示,2014年,中国银行海外资产同比增长18%,占集团总资产的27%;工行海外资产同比增长12.8%,占集团总资产的7.1%;建行海外资产增长32.67%。数据显示,2014年,金融服务出口增速居所有服务贸易行业首位。“各大银行正在加快海外业务的发展,并拓展新兴市场。一方面,他们受到国内利率市场化和经济“新常态”的压力;另一方面,这也符合“一带一路”战略,银行将以“走出去”的步伐拓展业务民生证券首席战略研究员李说。

海外业务表现引人注目
海外业务作为中国银行的传统优势,在2014年继续表现强劲。本行海外业务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对集团利润的贡献率为23%,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贡献率持续上升;跨境人民币清算量大幅增长,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完成240.8万亿元,同比增长86.6%,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与中国银行类似,尽管工行国内银行利润增速放缓,但其海外业务迅速扩张。截至2014年底,工行在4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38家分行。海外机构总资产2360亿美元,实现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35.6%,推动集团利润增长1.4个百分点。海外等不良贷款率仅为0.41%,明显低于全行1.13%的水平。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工行海外布局已基本完成,不会继续像这样向海外扩张,但将努力深化现有机构业务,拓展产品线,包括打造全球投资产品线,对接国际机构与国内机构的跨境并购。

与中行和工行相对成熟的海外业务相比,建行的国际化转型始于2014年。2014年,本行澳门分行、新西兰分行、多伦多分行、布里斯班分行等四家机构正式开业,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开普敦等机构先后完成境内外监管审批。目前,建行海外一级机构有21家,初步覆盖主要海外市场。截至2014年底,中国建设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为1.46万亿元,同比增长61.94%;成功获得伦敦人民币清算行资格,离岸人民币集中清算系统日益完善,直接服务覆盖三大洲17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4年前三季度,金融服务出口增速在服务贸易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一,达到46.4%。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金融服务出口为46亿美元,比2013年的29.2亿美元增长57.5%。

撬动“一带一路”的大通风口
几大国有银行海外业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离不开自身实力和发展战略,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大窗口”。
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对媒体表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有望在今年启动。业内人士认为,该系统一经推出和使用,将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处理时间,提高人民币在全球的利用率,从而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一大步。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雷璐在近日举行的“2015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表示,要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覆盖主要时区高效安全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配合“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境内机构利用人民币对外贷款和投资。随着“一带一路”项目名单的推出,可以预见,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将贯穿整个银行业,这将进一步促进海外业务在各银行的利润贡献。“银行在发展思路上肯定会依靠‘一带一路’,但海外布局涉及到外资金融监管,有些地方可能不会马上布局。境外注册金融机构与一般企业“走出去”的差距仍然较大,一般时间会更长。”李对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国有银行的海外业务也将有助于“一带一路”战略。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最近表示,他计划在未来三年向“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不低于20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并提供100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
标题:中国金融服务加速走出去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6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