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28字,读完约8分钟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72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美元,同比增长7.7%,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广东经济去年交出了这样的答卷,实现了“稳中求进、稳中求质、稳中增效”的总体经济目标。展望2015年,企业和地方政府普遍认为,受国内外经济持续下行趋势、国内外需求普遍低迷、成本上升、通缩风险加大的影响,制造业中心珠三角今年可能迎来“最困难的一年”。与此同时,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复苏重要力量的广大民营小微企业,期待着经营环境不断改善,从而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一些企业主还报告称,在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时,他们仍不时“陷入困境”。

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经济的下行需求很弱

珠江三角洲制造业仍有许多亮点,依靠长期的产业积累、改革红利刺激和加快转型升级。然而,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大,国内外需求市场疲软,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很可能迎来“近年来最困难的一年”。

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如何看待珠江三角洲和广东目前的经济形势?广东省省长朱用“稳定”、“先进”来概括。“稳定”来自于7.7%的同比增长率、稳定的就业形势和稳定的物价,而“进步”来自于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端,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率。

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然而,在看到经济成就的同时,企业和地方经济主管部门普遍认为,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大、国内外需求市场疲软、投资缺乏连续性、生产经营难度加大等多种因素,今年珠三角制造业可能会迎来“近年来最困难的一年”。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广东目前的年经济增长率为7.5%,这是“一个只能跳跃式实现的目标”,实现外贸增长3%等其他指标也面临巨大挑战。

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首先,企业普遍报告称,今年难以改变国内外需求疲软、经济信心疲弱的局面。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外向型经济的“主阵地”。广东省商务厅贸易促进司副司长黄永光表示,根据广东省商务厅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的调查,只有20%的外贸企业预计全年订单会增加,预计订单会减少的企业高达40%。“此外,与以往新的外资主要投资制造业相比,可以立即形成进出口拉动效应,自2013年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外资增长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与外部需求类似,内需增长势头明显不足,新兴消费热点尚未形成,这也是许多企业的共识。

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二是“三新”新兴商业形态、新商业模式和新消费增长点总量较低,未对整体经济稳定和复苏起到显著拉动作用。以对外贸易为例,作为一个新兴的增长点,去年广东对“海斯”国家的出口增长超过总体增长率近22个百分点,但出口额仅占出口总额的15%;进口增速超过总体增速近10个百分点,但进口额仅占进口总额的19.4%。由于比例较低,虽然增长幅度很大,但拉动作用很小。作为一家新兴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广东去年在这一领域实现了9%以上的同比增长,但总额只有159亿美元,这对于超过1万亿美元的广东外贸市场来说是有限的。

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第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继续加剧,库存大、融资难、成本高的痼疾没有得到根本缓解。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整体上仍处于“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困境。珠江三角洲的一个城市拥有一家跨国企业的手机生产基地,但据记者了解,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该厂的手机生产成本超过了其东南亚同品牌产品的生产成本,不能排除产能转移的可能性。

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企业陷入困境,希望减轻负担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的背景下,大量逆潮流而动、创业创新引人注目的民营小微企业正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这些小微企业称赞反腐败有利于改善经营环境,但也反映出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时成本负担重、时不时被卡住的问题。

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广州管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德祥本公司主要生产望远镜等产品,位于萝岗区开元大道广州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它拥有300多名员工,包括50多个R&D部门,2014年的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

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曾德祥在会见记者时脱口而出:“反腐倡廉有利于改善经营环境,鼓励企业认真做事。”

例如,他说,几年前,该公司参加了一个由其他省份的地方政府部门组织的产品招标活动。他相信自己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低,对中标充满信心,但最终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另一家报价超过100万元的公司成功中标。“后来我发现,这家公司其实是一个只有两个人的皮包公司,这是不言而喻的。”。曾德祥表示,随着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他在这方面的担忧已经减轻了很多,“至少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曾德祥除了支持政府通过反腐倡廉来防止企业被迫承担“乱七八糟的负担”之外,还希望政府能够帮助企业协调相关各方,减轻一些“成本负担”。例如,公司所在园区的企业承担较高的“基本电费”,只有一家公司“即使一年不开灯也要支付几十万元”。

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在采访中,一些民营企业家反映,虽然目前的经营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有许多因素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在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时仍不时“卡住”。

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一家从事房屋维修、加固和改造的建筑技术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的业务量近年来一直在增长,营业额一直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长速度,但如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营业所需的执照却让他头疼。

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家表示,自2007年以来,他的公司一直被要求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但“它已经运行了多次,要么缺少这种材料,要么缺少那种材料。”相关部门总是对缺少的东西含糊不清。“后来,我发现一些同行公司很快就搞定了,所以我向他们请教经验。因此,对方说自己做不到,但花钱找中介很快就能做到,而且真的会做到后一试。”

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这位企业家说,2011年,公司的一些员工不相信,不得不自己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但他们不得不找了很长时间的中介。“2014年,情况更加困难,两个中间人相继被发现。”。

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记者在百度上搜索“代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搜索结果超过253万条。一些顶级“咨询公司”公开宣称“100%代理成功”。

“政府对企业有什么要求?天气应该晴朗,阳光充足。如果不符合要求,要明确告诉企业,让企业逐项整改,留下灰色地带。你不是想迫使企业误入歧途吗?!”企业家生气地说。

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三驾马车不可忽视

一方面,这是现实中的一种困境;另一方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确保就业、财政支出和社会稳定,是一个紧迫的压力。如何促进经济有效增长,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支撑,是珠三角和广东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记者从广东省政府获悉,广东今年的预期增长目标是7.5%,从“不要让经济增长停滞不前,还要确保在结构调整上投入更多精力。”

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政府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由于外部约束越来越多,我们不能再依靠传统的旧方法、旧手段和旧思想来实现这一目标。这不仅是因为各地区工业发展的环境硬约束进一步收紧,空的产业政策大幅降低,也是因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持续增加,基层财政杠杆的潜力已经耗尽。

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展望未来,大多数企业和地方干部认为,适应新常态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继续深化改革,释放政策红利,实现三驾马车的均衡拉动,才是确保经济稳定乃至突破的关键。广州管波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德祥表示,为了恢复经济活力,企业期待当前反腐与分权相结合的政策取向深入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其次,他们希望进一步改善知识产权保护。"有了这两点,我们有信心克服各种市场困难."

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肖、中山大学财税系主任等专家告诉记者,从广东的发展趋势出发,除了继续扩大有效投资、继续推进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大型项目建设外,“三驾马车”的平衡越来越重要。考虑到对外贸易的复苏仍依赖于国际市场,并受到外部世界的巨大影响,中国当前经济“突破”的重点仍应是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标题: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增长承压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