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0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表示,今年将推出个人所得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递延所得税养老保险”和普通商业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税收优惠政策如何惠及普通百姓?保险业如何从中受益?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年内将推出

税收优惠政策将涵盖养老保险制度的三个主要领域

个人所得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是保险公司承保的一种商业养老保险。居民投保时,允许在税前支付保险费,而养老金积累阶段是免税的,然后在领取养老金时支付。

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年内将推出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政府覆盖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商业保险。“目前,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占90%,第二、三支柱的保费合计占10%。第一支柱的贡献率已达到28%,远远超过国际水平10%,但平均替代率(养老金/退休前工资)已从77%持续下降到约45%。因此,增加第二和第三支柱的担保贡献是大势所趋。”华泰证券研究所首席财务分析师罗毅表示。

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年内将推出

“养老减税”也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养老制度税收优惠模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推出递延所得税的商业养老保险。这意味着税收优惠将完全覆盖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三大领域。

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年内将推出

先投保后纳税对哪部分人最有利

典型的海外“递延税款保险”计划是美国著名的“iras”,即个人自愿投资退休账户。退休前,人们定期将一部分钱投资到这个账户上,退休后可以从中获得养老金。1974年设立该账户的初衷是为那些不能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人提供养老保障。该账户具有递延税款和资产转移功能。截至2013年6月底,近38%的美国家庭拥有个人退休账户,资产高达6.5万亿美元,占美国退休资产的28%,成为居民养老金的重要资金来源。

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年内将推出

据业内人士估计,1%的税率变动将导致养老金21%的反向变动,也就是说,如果每个人少收1元的税费,20元的养老保险就可以成立。税收政策对整个社会的大养老保险蛋糕有明显的杠杆作用。目前,在中国,有多少人愿意减少目前的现金收入,建立一个递延税款的商业养老金账户?

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年内将推出

"这取决于税收抵免是否足以鼓励保险."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陈红霞说,需要加强自我保护的人主要是工人阶级。根据现行税收法规,工薪阶层的“税收敏感度”如下:税前月收入低于4269元。人们不需要纳税,也不受扩税政策的影响;对于税前月收入在4269-6098元之间的人,适用税率为3%,保险后每月初始费用扣除率大于3%,这可能不会激发投保意愿;对于税前收入在6098-9756元之间的人,累计最高税率为10%,其特点是现金流紧张。考虑到最初的推断,投保的意愿可能并不强烈;税前月收入在9756元以上的人,其最高累进税率在20%以上,具有明显的节税效果。他们是对增税养老金政策最敏感的人。

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年内将推出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在2011年9月调整个人税率后,工薪阶层纳税人的数量从8400万减少到2400万。“假设在税收扩展试点中,2400万人中有10%是对税收敏感的人,240万人将从中受益。在现阶段,增税政策的最大吸引力在于为保险行业提供了一个中高端人群的切入点。”陈红霞说。

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年内将推出

寿险行业能否迎来一个“奇妙的飞跃”

“假设个人每月缴纳500元,税率为20%,根据上海居民目前的收入情况,这项政策在上海实施的第一年就可以缴纳29亿元的保费。根据上海在全国寿险市场的份额,全国可增加保费600多亿元。”罗毅表示,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减税的压力并不明显。因此,可以判断,延税政策在上海等地试点后,将迅速向全国推广,从而推动寿险行业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

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年内将推出

税收优惠政策不仅会促进保险业的规模化,还会促进保险业保费结构的优化。

与海外保险是主流的情况不同,近年来,中国的分红保险处于垄断地位,占据了寿险市场的70%-80%,而传统保险保持在10%左右。“增税政策将改变目前寿险理财产品比重过大、期限短、险种少的市场状况,强化风险保护功能,促进保险业回归保护本质;另一方面,递延税款保险具有长期性和较高的持续支付率,保证了保险公司的续保保费收入水平。此外,这种保险具有长期性、硬成本约束和资金累积效应强的特点,不仅有助于保险公司优化资产配置,而且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标题: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年内将推出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