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87字,读完约10分钟
4月7日晚6点,新华网再次发布了一份文件——“中国股市迎风而上”。本文认为,股票市场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是,今年的经济运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来自股票市场的大力支持,保持股票市场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今年1月初,新华社认为,股市不能依靠杠杆基金创造一个“神话”。它已经向杠杆牛市发出了四封信——第一封信:为什么投资者“赔钱赚钱而恐慌”;第二封信:经纪人不应该把双方的风险教育当成儿戏;第三封信:投资者如何适应杠杆市场?第四封信:加强灰色地带的监管,做到并珍惜它。

今天,新华社在市场4000点之前发布了这篇文章。意图是什么?股市将如何理解?
中国股市的“窗口”
当风来的时候,你甚至不能去想它。一年前的这个时候,上证综指仍在2000点附近徘徊。仅在一年时间里,中国a股市场的代表性指数就直落至4000点。在为股市的喜人表现而欣喜的同时,人们不禁担心:这种上涨是可持续的吗?中国的经济基本面能支撑它吗?未来的道路上会有一次“530”式的跳水吗?

股票市场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
在交易的2327只股票中,只有33只下跌,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的股票都在第一季度上涨;
有近2000只股票上涨了10%以上,这意味着如果你随意购买一只股票,你可以在第一季度赚到10%以上;
共有235只股票,涨幅超过100%,这意味着10%的股票可以使第一季度的收益翻倍;
……
在微信圈子里流传的这样一组统计数据生动地描述了今年第一季度股市的繁荣。
今年以来,虽然人们对经济基本面仍不乐观,但a股市场已经出现了强劲的市场。截至7日收盘,上证指数上涨超过22%,中小板指数上涨超过57%,创业板指数上涨超过70%。

毫无疑问,对微调货币政策的预期以及连续降息和RRR降息释放的流动性是当前股市上涨的重要原因。在去年11月宣布降息后,中国央行在今年第一季度降息一次。然而,在新的经济常态下,许多企业日子不好过,追逐利润的资金总是流向预期回报较高的地方。随着资本供给的增加,股票价格将不可避免地上涨。

那么,目前的股市上涨仅仅是由基金推动的吗?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目前,长期房地产市场泡沫的风险正在下降,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正在下降,市场风险偏好正在上升,这极大地刺激了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改革措施层出不穷,股市投资热点持续。从“一带一路”到“中国制造2025”,从国防和民用技术的整合到国有企业的改革,从环保到金融,相关领域的股票表现良好。

中国证监会发言人戈登表示,近期股市上涨是市场对经济增长“触底”、金融风险可控的认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利率下调、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高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牛市的前景如何
上证指数一路攀升至4000点,几乎没有调整,但企业业绩没有明显改善,市场估值偏高。截至4月7日收盘,上证综指平均市盈率为17倍,中小板指数平均市盈率为48倍,创业板市场平均市盈率高达90倍。

如此高的估值是否意味着市场调整迫在眉睫?牛市已经见顶了吗?高善文甚至直接抛出了一个问题:“即使蓝筹股的估值不那么便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面临迫在眉睫的熊市?”

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估值问题导致的熊市?高善文认为,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超出市场预期的熊市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收紧货币政策。单边熊市都是在货币政策收紧的背景下发生的,这通过经济基本面的恶化打击了市场估值和企业利润,从而形成了双杀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我们以历史经验为参照,即使基本面和盈利能力在短期内恶化,货币政策也将普遍得到支持,整体长期前景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很可能不会出现迫在眉睫的熊市。”高善文说。

在一些私募股权投资者看来,本轮牛市始于2013年,第一阶段是机构股息,第二阶段是结构性股息,第三阶段尚未到来。
让牛市更加稳定
尽管目前乐观情绪盛行,但面对没有业绩支持的高估值,人们总是感到不安。许多投资界人士认为,在资金不断涌入的背景下,估值合理的公司是乐观的,但估值过高的行业存在很大风险,股市最终能否企稳,还有待于经济基本面的改善。

回顾上一次牛市,2005年股改后,中国股市迎来了罕见的牛市。然而,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一种狂热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直到2007年11月,一场跳水“撞车”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所有这些都表明,如果没有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根本支持,投资者狂热吹出来的泡沫最终会破灭。

证监会也多次提醒投资者,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一些上市公司估值更高、杠杆基金更活跃,投资者仍需关注市场风险,不应有“宁买错不漏”的想法,更不要被卖房、借钱炒股的言论所误导。

早在去年8月底,新华社就发布了一份文件,指出:“无论是中国股市的投资者,还是正在转型升级的中国经济,与指数持续上涨的大牛市相比,更需要的是一个有坚实基础的‘优质牛市’。”今天,这一观点仍然有效。

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是,今年的经济运行压力很大,尤其需要股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保持股市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许多专家指出,目前监管部门应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监管,引入相对稳定的长期资本,夯实股市基础,保护市场信心。

在牛市中,一方面要将新股发行权回归市场,使资金通过股票市场流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更加顺畅,这不仅可以改善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还可以为经济注入动力;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成为股市“公平、公正、公开”的守护者,让投资者对股市的长期健康运行充满信心。(新华社记者赵晓晖)

数字表明:牛市永远不会在整数水平之前结束
在a股历史上,整数关口之前没有牛市结束。
4000点,a股目前是一个新的障碍。《证券时报》记者发现,历史上所有牛市中a股都成功突破了X千点的整数关口。在20世纪90年代,它几次突破1000点,然后被召回;2001年,它突破了2000点大关,并在达到2245点后回调;在2007年5月第一次突破4000点后,在“5.30”事件的影响下被回调,但之后仍突破6000点,回调至6124点。即使在2009年和2010年,上证综指也突破了3000点大关,分别下跌了3478点和3186点。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会惊人地相似。《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后发现,上证综指在上次4000点之前曾数次徘徊。在达到3900点的阶段标记后,它开始振荡并进行排序。2007年5月8日,首次达到3900点,第二个交易日市场突破4000点。一周后,市场上涨了1.53%。在此期间,上证综指一度达到4335.96点的峰值,随后在“5.30”事件的影响下,市场回落至3404.15点。

在触及3404.15点的低点后,市场在三个交易日后再次突破3900点。在此期间,该指数多次回落至3900点,最低回调至3563.54点,最高回调至4312点。一个月后,市场再次突破3900点,三个月后,市场再创新高,达到6124.04点。

根据历史数据,a股在接近4000点整数关口时迅速突破,在此期间,它们都有惯性上升势头,但随后会出现大幅回调(除了最后一次)。
数据显示:2007年开户数量和2015年开户数量
新股票账户的数量创下新高
据邓忠公司发布的最新周报显示,3月23日至27日,沪深两市新开股票账户166.92万个,较前一周的113.92万个大幅增长46.52%,创历史新高。上一次井喷发生在2007年6月,当时新开户数达到1624700户,上证综指处于3900点的敏感区间。

该机构表示:去还是留在4000?
边肖本周梳理了一些券商的意见,发现大多数券商对a股的中线走势持乐观态度。例如,银泰证券指出,增量资金进入市场的趋势并没有出现逆转的迹象,以经纪融资业务为代表的“杠杆”基金和以新增股票账户数量为代表的场外基金都得到空室的进一步改善。同时,货币政策的放松,沪港通和深港通在国内稳定增长的背景下,也将为股市提供资金来源,这将有助于沪深股市的进一步上涨。华泰证券甚至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大牛市开始时,30万亿资金将分三波进入a股,上证指数将达到1万点。

然而,许多机构倾向于对短期趋势保持谨慎。
西南证券认为,清明节后的四个交易日将形成涨势后的下跌趋势,主要是因为临近收购日时的利润抛售压力。如果经济数据释放空效应,它将增加下降趋势。建议通过操作中的上升趋势逐步减少头寸,以避免系统性风险。

东吴证券发布最新策略报告称,短期内,当前股指像一辆飞奔的马车,仍有惯性上涨的势头。但是,必须指出,上证指数4000点附近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和技术压力障碍。从技术角度来看,上证综指从2000年上涨至4000点,并有双升,这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压力水平。从近几周的数量和能量来看,已经不能再创新高,量价背离现象开始出现,或者说调整的前兆即将到来。因此,建议投资者采取保利保泰的策略,半醉不醒,准备在涨势时适当降低仓位。(华尔街)

李大霄:市场正在接近4000点,有五个迹象表明存在巨大风险
市场正在接近4000点,有五个迹象表明风险很大:
1.如果市盈率为负,共有43%的股票超过100倍,一半的股票超过83倍,70%的股票超过51倍。风险已经在a股市场大面积出现;
2.新开设账户的数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2015年3月21日至27日,新披露的股票账户为1,669,300个,本周新开户数历史最高发生在2007年5月1日之后的第一周,共开户1,783,700个;

3.2015年第一季度,a股融资达到2334.79亿元。历史上,2007年第四季度a股最大季度融资规模为3166.93亿元,2007年第三季度a股融资规模达到2825.63亿元;
4.a股交易在金融领域创下新高。2015年3月24日,沪深两市a股交易量为1.415万亿股,换手率为3.27%;
5.在融资融券业务中,日融资额达到新高。2015年3月24日,融资金额达到1455.85亿元。
我坚信上涨越高,风险越大,而不是越小。当然,蓝筹股的风险仍在控制之中。(作者:英达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标题:新华社昨晚紧急发文!请中国人民在股市上万众一心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9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