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7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国务院批准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发布后,国家批准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分析人士指出,随着《规划》的实施,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潜力将在短期内得到充分释放,有助于中国经济在合理范围内运行;从长远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出现将加速中部地区的整体崛起和区域一体化,使区域发展更加均衡,同时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和长远发展积累活力。

中部地区将成内陆新增长极

1帮助中部崛起的政策

长期以来,“东”、“中”、“西”、“东北”一直是中国经济版图上的一种“经典”划分,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正是这种划分的基础之一。如今,随着发展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区域经济学的教科书有望被改写。

中部地区将成内陆新增长极

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包括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它是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超大型城市群,占地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南北贯通,东西贯通。它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之一,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部地区将成内陆新增长极

根据规划要求,涉及区域定位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导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先导区”。同时,“统筹城乡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共建”、“公共服务共享”、“深化对外开放”

中部地区将成内陆新增长极

中国区域经济协会副主席姚晨表示,过去货物从长江出海,但现在也可以通过中亚沿新亚欧大陆桥陆路进入欧洲,因此该地区处于一个大型交通枢纽的位置。姚晨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应该成为国家未来重点培育的经济。这不仅有利于未来的经济增长,也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推广一系列策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中部地区将成内陆新增长极

2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对于推进依托黄金水道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中部地区整体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在复信中的答复非常明确。

中部地区将成内陆新增长极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罗守贵表示,“规划”将有利于三地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和水利将迎来建设高潮。同时,湖北和湖南在制造业,特别是新兴制造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其功能在未来将会得到加强。

中部地区将成内陆新增长极

“以湖北为例。目前,交通基础设施相对发达,贯通南北,东西贯通。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不仅将充分发挥湖北原有的硬件优势,更重要的是,将加强与周边省份的物流、信息、人才的整合与交流,从而释放物联网发展的巨大增长动力。”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告诉记者。

中部地区将成内陆新增长极

据专家分析,中部相关省份水资源丰富,自然生态条件良好,农业产业结构基本相同,尤其是钢铁、石化、生物医药、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该规划的实施将使原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得到深度整合,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中部地区将成内陆新增长极

3有利于经济储蓄

那些不寻求全局的人是不足以寻求一个领域的;当规划一个领域时,我们必须着眼于全局。分析人士认为,该计划将在短期内充分释放有效投资需求,在中期内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在长期内是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调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补充。

中部地区将成内陆新增长极

“一方面,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成为趋势;另一方面,中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此,推动中部崛起无疑有利于产业的转移和延续。”董登新说,“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直接关系到许多东部沿海和西部边境省份,而“规划”只是弥补了中部省份的空空白。因此,长江中游城市群将与“一带一路”相关区域形成上下覆盖、相互支撑、相互反映的关系。

中部地区将成内陆新增长极

从2013年的《武汉共识》、2014年的《长沙宣言》到现在的《规划》,一个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之后的新的增长极正在中国大地上慢慢崛起。专家预测,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将通过密集的交通网络发挥协同作用,最终发挥集体力量,中国各行业的发展将更加协调,从而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和长远积累足够的内生动力。

标题:中部地区将成内陆新增长极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