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6字,读完约4分钟

相关数据显示,由于春节期间交易活动减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加大,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排名从2月份的第5位降至第7位。这表明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应努力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发展离岸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主权货币国际化是指一个经济体的主权货币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接受,并发挥着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备的作用。回顾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和主要国际货币的形成过程,主权货币国际化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模式是通过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安排实现本币国际化。第二种模式是通过区域货币制度安排实现货币国际化。第三种模式是通过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深化推动货币国际化。

发展离岸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根据对主权货币国际化三种模式的分析,由于缺乏国际货币体系和区域货币合作机制,人民币国际化更现实的路径是内生货币国际化模式。内生货币国际化模式基本上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它一般与经济发展、金融深化和对外开放的过程相匹配,与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体系的开放相协调。如果我们采取激进的发展模式,可能会适得其反。

发展离岸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在过去几年的实践中,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比重继续上升,结算功能继续巩固。二是人民币定价功能开始发挥,人民币资产多元化,离岸人民币市场繁荣,人民币投资货币功能开始显现。第三,官方对人民币的接受度有所提高,货币互换协议触发了人民币储备货币的基本功能。

发展离岸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然而,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存在“跛脚”结构,其发展在规模和增速上存在一定的“假繁荣”成分。人民币贸易结算的80%-90%是进口贸易结算,而不是出口贸易结算,这对出口商有利。第二,投资货币的作用还很初步,人民币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还远未发挥重要作用。人民币资产总值仅为2500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0.1%,相当于秘鲁的新索尔和菲律宾比索。第三,人民币在官方储备中的比重较低,货币互换协议没有真正体现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功能。

发展离岸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在这种背景下,要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目前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良好的离岸人民币市场。这是资本账户开放受限条件下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突破。一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深化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和外商直接投资机制建设。一旦离岸人民币市场高度发达,海外进口商将愿意持有人民币,出口贸易结算将得到发展。然后,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扩大人民币结算在出口环节中的比重,逐步扩大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范围,进一步发挥人民币结算和投资的功能。第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巩固人民币投资货币功能的基础。发展点心债券(香港)、狮城债券(新加坡)和包道债券等国际债券市场,将扩大离岸市场的人民币资产池,与国债市场、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等国内债券市场形成互动格局。人民币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将继续扩大,这将逐步形成人民币的投资功能。第三,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的贸易、投资和资本交流中的使用,甚至被周边国家的货币当局持有,进一步激发储备功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新突破。

发展离岸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最后,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将有助于逐步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基础设施。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统一、高效、安全、便捷的离岸人民币清算体系,建立和完善人民币资本市场的法治和监管机制,实现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有效兑换,夯实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法治和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完善人民币回流机制建设,理顺人民币双向流动的内部机制,实现在岸和离岸市场的互动和互通。

发展离岸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

标题:发展离岸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