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8字,读完约2分钟
5月底,今年市场表现最差的银行股通过大宗交易让a股“大吃一惊”
5月28日,a股市场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跳水表演。沪深两市股指均下跌6%,两市500多只股票下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金公司”)减持银行股被认为是此次崩盘的导火索之一。

通过跟踪大宗交易数据,世邦魏理仕金融业务应用中的事件驱动选股栏目发现,自牛市开始以来,尤其是今年4月和5月,银行股频繁出现在大宗交易名单中,银行股在大宗交易市场尤为活跃。

据蔡上统计(微信号:财商02),自2003年1月第一笔银行股大宗交易以来的148个月中,已有1468笔银行股大宗交易。自去年7月本轮牛市开始以来,10个月内银行类股已有449笔大宗交易。

月度统计数据显示,在148个月中,单个月的累计交易量出现了三个小峰值。第一次是在2008年12月,共有103笔交易。当时,a股徘徊在1800点左右,仍处于低迷状态。被称为“国家队”的汇金宣布,将增持银行股,目的是保持市场稳定和提振市场情绪。

第二个高峰出现在2014年11月和12月,相应的累计值分别为54和86。此时,a股走出谷底,突破了2500点大关。同期,银行业取得了胜利,表现优于市场。
第三个高峰出现在今年4月和5月,每月累计营业额分别为70和58。与此同时,银行股的市场表现与同期市场相比黯然失色,频繁的大规模交易自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随着银行股大宗交易频率的迅速增加,银行股大宗交易量也迅速上升。据蔡上统计,4月份累计营业额为49.7亿元,5月份高达234.39亿元。仅5月26日,营业额就达到了47.2亿元,与4月份的总营业额几乎持平。

根据兴业银行公告(601166,股份栏),恒生银行于5月13日通过上交所商品交易系统转让其9.507亿股,转让价格为每股17.68元,占公司普通股总数的4.99%。
在大宗交易中频繁出现银行股的背后,是银行业被抛弃、市场在开始前就匆忙结束,还是外资和机构在悄悄布局,等待银行股开始获利?当然,目前它仍是“雾中看花”。

然而,与其他a股板块相比,银行股显然具有明显的估值优势,可以说是真正的低价股。在真正的牛市中,每个行业都有机会成为主角,不是吗?
标题:银行股频现大宗交易 何时再成牛市主角?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0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