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3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以来,天津银行积极响应天津市委、市政府号召,把大力发展中小微金融放在全行经营的突出位置,作为推进业务结构转型的重要支点和着力点,集中优势资源,抓“快”字抓“简”,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全力实施中小企业风险补偿机制。截至4月底,天津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54亿元,居全市银行之首。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000亿元,达到1082亿元,增长26.7%,增速是全部贷款平均增速的3倍。

加强组织
建立多层次的专业服务体系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经营风险上升。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天津银行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能,把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它坚持向下看,机构向下,企业向下,致力于真诚地为中小企业服务。

今年以来,天津银行已与各区县对接,并根据各区县提供的企业名单逐一实施名单制服务。从总部到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带领团队访问企业,将金融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送到他们的门前。到目前为止,已经举行了100多次银企对接会,与2000多家企业进行了融资谈判。

为了有效实施中小企业风险补偿机制,天津银行加强了顶层设计。总行成立了落实第一责任人制度的领导小组,在天津成立了35家主办银行,培育了科技专业分支机构,集中了优秀的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形成了专门的服务团队,按照行业、类型和发展阶段对中小企业进行了详细分类,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服务计划,实现了精准对接和专业化服务。下达了中小企业贷款增长指令性计划,实行单独考核和专项奖励,并设定了与大中型企业不同的不良贷款容忍度。风险补偿机制贷款指标落实情况作为代理业务考核的内容,总行督促落实十天,引导全行集中信贷资源和金融资源支持中小企业。

创新机制
打造快速快捷的融资服务品牌
根据中小企业“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特点,天津银行突破常规,在客户准入、审批、授信、制度保障等方面提高了效率。,并在机制创新上迈出了第一步,逐步形成了快速便捷的融资服务品牌,对广大中小企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在客户访问方面,一线支行全面获取客户订单,中心支行进行集中决策。支行获得的所有业务申请不能直接拒绝,将提交给中心支行风险补偿领导小组集中讨论确定融资方案,以消除不同支行之间风险偏好的差异,提高中小企业贷款申请率。

在业务审批方面,打破了通常的信贷审查例会制度,建立了有针对性的中小企业信贷审批机制,根据主办行的特点和条件下放了审批权限,并分别实施了专项审批团队、双人审批等多种审批模式,实现了以报、审、批的审批效率,显著提高了审批效率。

此外,天津银行还开辟了绿色通道,成立了中小企业风险补偿业务专项审批小组,打破了常规授信审批会议制度,加快了中小企业风险补偿上报业务的落地。

融资和智慧
不断丰富中小微型产品线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担保资产或担保措施,融资条件存在一些缺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天津银行改变了观念,打破了规章制度。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及时推出银水通、持续贷款等新的信贷产品。对于有成长性、核心技术、市场秩序和良好纳税的企业,即使没有财产抵押,也会发放信贷;对于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后仍需融资的优质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与原贷款无缝衔接,继续使用到期后的贷款,避免中小企业因“反向贷款”而产生的高额资本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银行不仅重视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还积极为其提供智能化服务,不断丰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内涵,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套餐。积极举办中小企业沙龙和业务对接会,帮助中小企业分析外部政策和经济环境的最新变化,提供业务对接机会,为中小企业提供结算和现金管理服务、电子银行、银行卡、代理业务、企业主和员工个人理财等综合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资本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业务风险,提高业务效率。
标题:天津银行深耕中小微金融服务市场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2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