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2字,读完约3分钟

刘健

最近,德国进口中国高铁和中日高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等消息引起了很多讨论。二战后,德国和日本都是世界著名的制造大国。“老师”从“学生”那里购买高速电动车组,这让我们很兴奋。

中国高铁急需品牌形象提升

过去十年是中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十年。2004年,国务院提出了“四横四纵”的高速铁路建设框架。此后,中国高铁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在一系列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学习借鉴中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级技术体系,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导者”的历史性跨越。在过去的两年里,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每次出国都没有忘记推动中国的高铁建设。李克强总理也被称为“高铁推销员”。他说:“每次我去宣传中国的高铁,我都觉得特别有勇气。”这句话告诉我们,高铁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重大技术创新。

中国高铁急需品牌形象提升

正是由于日本、德国等先进制造国家对中国高铁可能产生的影响及相关风险,中国高铁应尽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并着力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中国高铁急需品牌形象提升

首先,要塑造中国高铁的高端品牌形象,提升中国高铁的品牌价值。中国不是高铁技术的发源地,而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发展起来的。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和加拿大庞巴迪都是中国高铁的潜在竞争对手。在最近吉隆坡和新加坡之间的高铁规划项目中,日本新干线已经成为中国高铁的强劲竞争对手。中国高铁必须努力摆脱中国制造的“质优价廉”的传统形象,以高端的先进创新树立中国创造的品牌形象。

中国高铁急需品牌形象提升

第二,让观众接触中国高铁品牌,通过真实体验提升中国高铁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首先,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的各种资源和机遇,定点推广中国高铁品牌;其次,计划举办“中国高铁展”,定期展示中国高铁的新成就,打造“注意力经济”;第三,在国家的领导下,尽快在海外重点地区建设中国高铁示范线。通过示范项目的建设,让观众感受到中国高铁的高品质和优质服务,达到“两个一命,两个两个三”的示范效果。

中国高铁急需品牌形象提升

第三,中国高铁“走出去”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是中国高铁的“国际名片”。中国高铁应在列车内部环境、售票通道和车站设计以及高铁沿线环境中体现“中国元素”,并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高铁的环境设计和服务中。毕竟,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和平外交”,帮助重建“丝绸之路”,造福各国普通百姓,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交流。

中国高铁急需品牌形象提升

第四,中国高铁必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成为全球企业公民。高铁是一项高科技、高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公众关注度。意大利居民反对“都灵-里昂”高速铁路,认为修建隧道会破坏生态;英国居民甚至反对hs2的特殊网站,认为hs2消耗更多资源,带来噪音,破坏生态。中国的高铁建设不能不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因素,在建设和运营方面提前规划,以获得当地居民的支持。

中国高铁急需品牌形象提升

(作者是中山大学政治学博士和副教授)

标题:中国高铁急需品牌形象提升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