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5字,读完约4分钟
刘学军
历史有时惊人地相似。在2007年5月30日崩盘后,a股市场在2015年5月28日再次崩盘。上证综指全天下跌6.5%,500多只股票最终收于跌停板。全优教育(300359,股票条),安硕信息(300380,股票条)和其他“基准”都下降了4%以上。乐视(300104,股票吧)也几乎下跌。大多数股票甚至上演了一场从跌停板到跌停板的跳水战,只持续了两分钟。当天,两市总蒸发市值超过4万亿元,成交量突破2万亿元,创下新纪录。

在讨论股市的大起大落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以下数据:相关数据显示,1990年中国只有10只a股,1997年a股年成交量为30295亿元,2015年5月28日沪深股市成交量超过2.4万亿元,沪深股市成交量近3000只,新增三板数量增长迅速。

据风能统计,从1990年a股市场成立到2014年的25年间,首次发行和配售的融资总额高达5.44万亿元。同期,这些上市公司的分红金额仅为3.38万亿元。相比之下,累计现金股利占融资总额的62.1%。1990年12月,5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11.52%,现在5年期零存整取年利率为3.75%,25年回报率为62%,年化回报率不到2%。此外,国内上市公司的平均股利支付率(股利占净利润)约为25%,而国际成熟市场的平均股利支付率在40%至50%之间。

在解释2014年下半年至今的这一轮市场时,大多数人总结出以下原因: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太严重,社会保障漏洞太大,银行坏账率太高,股权分置改革的股本需要退出,中小企业资金短缺,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卖得好,国家战略需要等等。5月25日,“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的文章中给出了权威的回答。文章指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储蓄能否转化为有效投资是支撑稳定增长的关键。目前,居民储蓄率很高,无处可去的巨额资金,人们很难获得可持续的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和重大建设项目缺乏资金保障。因此,必须从整体上推进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特别是要拓宽投融资渠道,挖掘民间资金潜力,把更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也就是说,资本市场发展的核心是改变居民的资产配置结构,即把居民的储蓄直接投入资本市场,即一级股票市场、二级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然后资本市场将资金用于“投资和建设”,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刺激消费。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经历了近七年的下跌之后,推动股市上涨的逻辑非常明确,管理层需要放缓脚步。自5月下旬以来的疯狂上涨必须通过疯狂调整来纠正。

因此,这次暴跌与2007年5月30日的暴跌有着本质的区别:大多数机构和投资者都预测,这次暴跌将在任何时候发生,所以他们最近几天疯狂地进行了减持,汇金的减持和许多上市公司高管的减持就是例证。特别是在市场崩盘即将来临之际,一些专业机构在交易和抛售时,直接将股票价格挂在跌停板的每日限价位置,以便顺利脱手。普通投资者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为保护普通投资者,有必要加强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更重要的是,投资者需要保护自己,认识到他们为什么要投资。原因和逻辑是什么?你的期望是基于理性知识和常识,还是盲目跟随?普通投资者能理解他们投资的主题吗?你知道国际平均年投资回报率不到10%吗?

就舆论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媒体在报道市场变化时,总是用每个投资者的空有利利润和平均盈亏指标来描述市场状况,这也需要警惕。因为这有利于空的利润,平均价值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例如,在有空机制的市场中,利润空对doing/ӕ来说是正确的

改善中国资本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其等待市场交易机制的完善和透明,不如先建立自己的逻辑体系;在我们清楚地知道之前,拒绝在正确的时间进入或离开体育场总是最好的选择。

(作者是中央内部参考编辑部主任)
标题:探索投资中国股市的逻辑脉络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2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