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642字,读完约12分钟
2015年6月1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这是中国迄今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涵盖的问题范围最广,涉及的国家间贸易额最大,标志着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制度设计正式完成,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这将开启中韩经贸竞争的新时代,两国的产业也将从深度融合走向均衡竞争。专家认为,自贸区有利于中国的纺织服装、有色金属、钢铁和机械设备行业,而韩国的机械设备、化工和液晶显示行业也将从中受益;在短期内,由于不可避免的影响,两国之间的工业一体化将进一步深化;从长远来看,随着产业结构相似性的提高,两国在信息技术、电子、钢铁、交通和建筑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将日益突出。

开放:90%以上的产品零关税
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可谓“十年磨一剑”。据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介绍,中国和韩国于2004年宣布启动民用可行性研究;2006年11月,启动了政府主导的政府、工业和大学联合研究;2012年5月正式启动谈判;实质性谈判将于2014年11月结束。

根据该协议,在商品贸易方面,中国91%的产品最终将取消对韩国的关税,覆盖从韩国进口的85%。与此同时,韩国92%的产品最终将取消对中国的关税,覆盖从中国进口的91%。

据韩国媒体报道,该协议的重点是在承认对方重点保护产业(韩国是农产品(报价00061,咨询),中国是工业品)的情况下,提高其他领域的开放度。为了保护韩国农民、渔民和畜牧业的利益,中国生产的大米、胡椒和大蒜等670种农畜产品以及牛肉和猪肉(占进口总值的60%)的关税将不会取消。

具体而言,在韩国的11272种商品中,6108种商品被取消,包括原油、石脑油和药品(进口值为418亿美元)。在中国7428种商品中,取消了不锈钢热轧钢板(3毫米以下)和塑料金属模具等1649种商品(进口值733.7亿美元)的关税。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中国纺织服装、有色金属、钢铁和机械设备行业的企业可以进一步降低对韩国的出口成本,增加在韩国的市场份额。韩国机械设备、化工、液晶显示等行业的企业也将更好地分享在中国的巨大商机。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一些受欢迎的产品,如家用电器、日用化学品、韩国特色食品、服装、鞋帽等。去韩国购物会更便宜。例如,冰箱、电饭锅、电炒锅、电烤箱、电磁炉、微波炉以及一些按摩器械和美容器械将在10年内取消目前15%的关税;牙膏和其他口腔清洁产品将在10年内取消目前10%的关税;洗发沐浴产品和护肤产品也将在5年内部分减少约20-35%;海藻关税将在10-20年内从目前的15%降至零;目前25%的泡菜关税将在20年内取消;近90%的鱿鱼和冻蟹等水产品将在10年内逐步取消关税;许多服装、鞋帽的关税将在10-20年内从15%左右降至零。

韩国消费者也将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从中国购买农产品和水产品、服装和鞋类、家用电器和其他产品。例如,目前对鹅和火鸡等家禽产品征收的20-30%的关税将在20年内取消;目前,一些水产品如鱼、冷水虾和虾的关税为10-20%,将在5-20年内实现零关税;一些蔬菜如芹菜和豆类,以及一些水果如菠萝和梨的关税,将在15-20年内从目前的30%降至零;服装和鞋类、冰箱和取暖设备等产品的关税将在10至20年内降至零。

除了货物贸易,协议的范围还包括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包括“21世纪的经济和贸易问题”,如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和环境。同时,双方承诺在协议签署后继续以负面清单模式进行服务贸易谈判,并在进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投资谈判。

例如,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国主要解决了韩国在法律、建筑及相关工程、环境、娱乐、体育及其他娱乐和证券等六个领域的重要利益问题。
例如,韩国建筑企业将来在中国申请建筑企业资格会更方便。韩国环保企业可以在中国设立独资企业,从事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公共卫生、废气净化和降噪服务。

在娱乐服务方面,韩国企业可以通过合资和合作在中国进行演出经纪和演出场地管理。韩国企业可以在中国设立独资企业,从事除高尔夫和电子竞技以外的体育活动宣传、组织和设施管理。

在证券服务方面,韩国证券公司可以扩大与中国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合作,深度参与中国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推出的各种理财产品。
韩国主要解决了中国在快递服务和建筑服务方面的重要利益问题,并做出了超出其现有所有自由贸易协定水平的承诺。例如,中国快递企业可以在韩国开展各种国际快递服务,包括空装运和海运,而无需在韩国设立办事处。中国建筑企业可以签署建筑合同提供服务,而无需在韩国设立办事处。

成均馆大学(Sungkyunkwan University)教授金成贤表示:“自贸区过渡期结束后,关税将被完全取消,两国之间的交易量将比协议生效时增加56%。制造业和医疗服务行业的职位预计会分别增加5.6%和13.5%。”

根据韩国工业部的分析,如果韩中自贸协定中商定的所有关税取消项目都能实现,估计韩国企业对华出口每年将节省54.4亿美元的关税。这比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关税节约(9.3亿美元)高出5.8倍,比韩欧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关税节约(13.8亿美元)高出3.9倍。

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计算,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将使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提高0.34个百分点,韩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提高0.97个百分点。
行业:走向平衡竞争
近年来,中韩两国的经贸关系突飞猛进。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04年启动可行性研究时,中韩贸易额只有900亿美元,2014年跃升至近3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2.3%。

中韩双边贸易的特点是产品类型集中,结构相似。从双边贸易的产品结构来看,机电产品在中韩贸易中所占比重最大,占中国对韩国进口贸易总额的45.4%,占中国对韩国出口产品总额的43.2%。此外,化工产品、光学钟表和医疗设备也是双边贸易的主要产品。

自1993年以来,韩国一直保持着对华贸易顺差的优势,且顺差金额逐年扩大。2013年,顺差超过600亿美元,2014年降至552.6亿美元。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唐静指出,双边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韩国的产业结构和分工体系比中国更具比较优势,其优势在产业上游更为明显。在贸易方式上,双边贸易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阶段,以中间产品和资本产品为主。中国从韩国进口高附加值零件,然后在组装和加工后出口到韩国或第三国。可以说,中韩贸易关系的特点是产业内贸易的纵向互补性。

从双边服务贸易平衡的角度来看,中国对韩国一直保持顺差,且顺差波动较大。2011年,盈余达到35.1亿美元的历史峰值,2012年降至17.2亿美元。在韩国服务贸易中,建筑服务贸易最具竞争力,交通服务贸易和文化贸易以及基于文化贸易的听力服务贸易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由此可见,未来中韩两国在交通运输和建筑服务贸易方面可能会有竞争关系,而韩国在旅游、文化休闲、试听、专有权许可费和使用费方面处于主导地位。

“虽然中韩双边贸易互补性在短期内将进一步加强,但不可否认的是,韩国在化工、钢铁、电子、机械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出口产品将对中国的相应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唐静认为。

从长远来看,中韩两国出口商品和市场结构的相似性越来越大,贸易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近年来,中国对韩国的出口结构已从纺织服装产品和矿产品转向集成电路、计算机和钢铁产品。随着中国对先进设备的投资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韩国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开始下降。目前,中韩企业在承接国外订单、占领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在信息技术、电子、钢铁等行业的竞争日益突出。不过,她也表示,从长远来看,外部刺激将迫使国内政策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韩国业界有些人担心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对韩国相关产业的影响。韩国《中央日报》称,中国庞大的网络流通企业将借此机会长期蚕食韩国市场。汉阳大学(Hanyang University)特聘教授崔预测:“阿里巴巴推出了一个韩国网站,在韩国销售低价的中国制造产品,从儿童产品到手机等大多数产品的国内流通结构可能会发生动摇。”

韩国农民和渔民也非常担心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会给自己带来巨大影响。一些中小企业还担心,“如果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所有中小企业都会死亡。”

面对这些担忧,韩国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成员李志勋表示,如果考虑到两国消费市场的潜在规模和差异,自由贸易协定对韩国来说弊大于利。他说,如果韩国想“永远不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它永远不需要担心。然而,想要成为自由贸易区核心国家的韩国,不能忽视世界第二大邻国市场。“自由贸易协定是相对的。如果我们能得到一些东西,那么我们注定会失去一些东西。如果大型汽车制造商通过出口获得利益,那么国内一些小型企业将因中国制造产品的进口增加而遭受损失。”

汉阳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经济系客座教授刘最近在韩国媒体上撰文称,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后,对中国市场依赖性强的韩国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没有中国客户的信任,甚至生存都是个问题。

联合国贸发会议经济事务官员梁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就最终产品而言,关税削减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国际竞争,这将对国内产业产生一定影响。总的来说,国内工业(汽车、机械等。)在谈判中被列为“高度敏感产品”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此外,由于设置了合理的过渡期,短期内可以避免严重影响。从长远来看,封闭保护政策是不可行的,开放竞争是工业发展的唯一途径,制造业和服务业也是如此。

模式:亚太经贸一体化“风向标”
中国和韩国的经济总量占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25%,货物贸易额占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贸易总量的29%。业内人士表示,立足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中韩自贸区的签署意义远远大于双边贸易,这不仅为双边经贸合作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也对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经贸一体化起到了“风向标”的示范作用。可以预期,一旦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红利出现,东北亚的经济结构将发生新的变化。

梁郭勇指出,中韩两国的产业和贸易结构互补性很强,空的合作规模相对较大。相比之下,日本和韩国在产业和贸易结构上具有很强的同质性,两国之间的竞争十分明显。因此,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必然会给日本产业和政策制定者带来一定的压力,增强他们在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的紧迫感。从这个意义上说,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当然,在特殊的地缘战略背景下,政治意愿仍然是一个关键的决定因素。

同时,东北亚是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的“重镇”。中国和韩国是东北亚的主要经济体,两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将极大地推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更广泛的地理角度来看,中韩自贸区的签署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rcep(包括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产生积极影响。展望未来,这些现有的自由贸易进程有望推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最终启动。

梁认为,自贸区的签署对参与国的产业发展意义重大,谈判中敏感和有争议的问题不可避免,中韩自贸区也是如此。谈判的艺术在于寻求妥协,而妥协的基础在于“平衡”。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在三个方面实现了平衡:两国利益的平衡;工业和消费者利益之间的平衡;扩大开放和保护敏感产品之间的平衡。就中国而言,协议范围广,内容新,谈判复杂。谈判的成功完成表明了中国在设计和谈判最新一代自由贸易协定方面取得的进展,也反映了具体谈判者处理复杂谈判能力的提高。
标题:自贸区开启中韩经贸新竞合时代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4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