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16字,读完约8分钟
加里。克莱德。霍夫鲍尔:“我们已经达成了一个完整的协议,原则上愿意这样做,而且必须首先审查技术条件,但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政治分歧。”5月29日,主持七国集团(g7)会议的德国财政部长朔伊布勒表示,g7金融领导人已经达成一致,愿意接受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货币篮子。这意味着人民币进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消除了另一个“障碍”,人民币国际化再次加速。

在媒体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渐进方式喝彩的同时,也有人愿意从更客观、更理性的角度看待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加里,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加里·克莱德·赫夫鲍尔就是这样一位学者。

“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人民币还没有真正国际化,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作为美国著名的非营利、无党派经济智库专家,霍夫堡尔的观点是客观的、理性的。在他看来,人民币国际化对世界经济的未来意义重大。

各国的官方储备都很薄弱
我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作创新中心、中国银行第一金融研究所(601988,上海分行)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论坛“新常态下的金融改革与创新”上见到了霍夫鲍尔。美国著名学者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的深入研究不亚于中国本土学者。

由于对中国经济的理解,霍夫堡似乎经历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自2009年中国开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来,人民币的快速国际化让这位美国专家“赞不绝口”。

仅从2014年开始,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迅速增加,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此外,随着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蓬勃发展,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发行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央行决定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资产。

2014年12月,人民币全球支付金额增长20.3%,明显高于同期其他货币14.9%,超过加元和澳元,在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排名第五,仅次于日元、英镑、欧元和美元。2013年1月,人民币在这个排名中仅排在第13位。

今天,中国已经在15个国际金融中心指定了人民币清算银行。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已与20多家外国央行签署了总额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
在不久的将来,人民币将加入特别提款权,这将大大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使人民币更快成为储备货币,并促进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使用人民币。
人民币被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和贸易商所接受和使用是不争的事实。在肯定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取得的这些成就的同时,霍夫鲍尔也洒了一些理性的“冷水”。

“我们发现,全球60%的央行使用美元作为储备货币,接下来的20%以欧元的形式出现,约5%以英镑的形式作为官方货币储备,其次是日元,而人民币的份额相对较弱。”霍夫鲍尔表示,尽管人民币已经超过欧元,成为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和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但就各国官方外汇储备而言,与中国经济目前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并不相称,这也是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

幸运的是,如今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交易和官方外汇储备中越来越受欢迎。目前,60多家央行持有人民币外汇储备。
稳定全球金融
“在南非、日本甚至美国,避免金融危机只是一个梦想。这是因为资本制度承载了太多的价值,从过去的几百年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制度很容易引发金融危机。几乎每隔十年或二十年,就会有一场非常大的金融危机。”回顾他亲身经历的金融危机,霍夫鲍尔印象深刻。“金融危机将在未来发生,当它发生时,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强势货币,以帮助世界金融体系走出大萧条。”

为了表达这样的观点,霍夫堡尔的意图是强调人民币国际化和成为各国官方储备货币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在未来仍会发生,但我们希望,当危机发生时,经济萧条的程度会得到缓解,因此我们需要各国央行和国际金融机构帮助世界上这些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摆脱经济危机的泥沼。”霍夫鲍尔强调。

2008年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储备体系的缺陷。尽管新兴经济体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并加强了金融监管,但它们仍然容易受到外部冲击(主要来自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它们最近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此外,当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并使货币政策正常化时,新兴经济体将遭受另一次打击。

这种持续的脆弱性反映了全球货币体系改革的集体失败。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强调要发展多种货币体系。然而,中国的人民币在2010年未能加入货币篮子,因为人民币尚未“自由兑换”。

此后,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以增加人民币在对外贸易、直接投资和跨境金融投资中的使用。全球已经建立了14家人民币清算银行。2014年,沪港通开始刺激跨境投资和资本市场发展。中国还与28家央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包括巴西央行、加拿大央行、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

今年,中国决策者发出了进一步金融自由化的信号,取消了对国内银行存款的利率限制,让海外机构投资者更容易进入市场。中国人民银行也可能扩大人民币的交易范围,转向更灵活的汇率制度。

那么,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变化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霍夫鲍尔对记者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如果你是一个百万富翁,持有10万元人民币,你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而不仅仅是在中国。”这样的投资组合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公司也是如此。霍夫堡尔认为,未来人民币将成为国际货币,这将给一些公司的法律结构带来一定压力,促使它们进行重建和改革。

增加货币互换的数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声音:人民币资本账户的自由化和国际化带来了潜在的不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可能引发汇率快速升值。

霍夫鲍尔理解这种担忧,因为利率自由化确实可能带来许多灾难,但他认为中国不必过于担心。
“大国利率自由化的经验是,利率波动不会特别大,利率自由将有助于经济适应国内形势。”霍夫鲍尔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非常重要。

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方面,霍夫鲍尔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这样的建议:“我希望中国人民银行能够增加货币互换的数量,延长到期时间。”
在经济危机期间,银行不愿意借钱给其他银行,因为它们的财务状况会增加借贷成本。一个国家的央行可以向本国银行提供本币贷款,从而降低借贷成本;然而,外汇贷款不能这样操作,因为中央银行持有的外汇储备是有限的。为了解决外汇供应问题,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同意兑换货币。

所谓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签订协议,规定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一方可以将一定数量的本币兑换成另一方的等值货币,用于双边贸易和投资结算,或者为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到期后,双方兑换回当地货币,资金使用者同时支付相应的利息。

在霍夫鲍尔看来,当金融危机发生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配额很难发挥“拯救生命”的作用。世界需要更强大的央行,而中国人民银行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央行。

随着人民币向国际储备货币的发展,中国在货币互换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与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不断增多。自200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31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今后,中国人民银行必须准备增加货币互换的数量,不仅要增加一点,还要增加很多,而且到期时间必须延长。30天或20天是不够的。它可能需要几年才能到期。”霍夫鲍尔强调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霍夫鲍尔还建议中国可以采取促进交叉上市的方式,以便人民币能够在更广泛的资本市场之间流动。
交叉上市意味着同一家公司可以在上海、法兰克福和东京上市。“现在,75%的上市公司已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叉上市,每个国家都可以在当地交易所购买它们的股票。纳斯达克也实现了约60%的交叉上市。然而,上海的数字还不到10%,而未来的空.显然会有更大的增长”霍夫堡表示,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公司在上海市场交叉上市,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公司也将在上海交叉上市。
标题:我们需要强劲货币来摆脱大萧条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5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