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3字,读完约4分钟

增加新保费、到期后再投资以及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已导致近1000亿保险资金涌入投资和出口。在与保险投资界人士交流后,记者了解到,许多保险机构都在积极探索a股私募的机会,其中两类公司最受青睐。

保险资金加力挖掘一级市场定增机会

然而,在上证综指已经达到5000点的时候,市场上的人都在担心保险资金的投放时机是否合适:固定上涨有一定的锁定期,随后的股市上涨能否达到预期,无疑将考验保险企业的投资团队。

保险资金加力挖掘一级市场定增机会

针对两种类型的拟设公司

最近,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访问上市公司进行研究。根据许多保险机构投资经理的意见,经过充分的实地调查,他们对两类有固定收益计划的上市公司基本持乐观态度。

保险资金加力挖掘一级市场定增机会

具体来说,第一,对改革有明确预期的地方国有企业的股份不一;第二,互联网战略有一个实质性的布局,计划筹集资金扩大生产线,而不是简单地在消费、科学和技术领域“讲故事”的公司。

保险资金加力挖掘一级市场定增机会

事实上,保险资金参与固定收益增长并不是一种新的业务形式,也不是目前出现的一种暂时现象。自2014年初以来,保险机构开始关注私募。与其他类型的机构相比,保险资金参与固定增长的方式并不复杂,一般通过自有资金或保险产品进行分配,其规模易于量化和统计。

保险资金加力挖掘一级市场定增机会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统计,不包括平安(报价601318,咨询)认购平安银行(报价00001,咨询)增持股份的因素,截至6月7日,今年共有约20家保险机构参与了51家上市公司的增持(包括增发计划、已实施和优先股),总持股量为30.72亿股,约280.6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持股数量增加了204.47%,成本增加了186.69%。

保险资金加力挖掘一级市场定增机会

不仅基金规模显著增加,而且参与保险基金增加的机构类型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记者发现,2015年,被分配到固定增长的保险公司类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平安、太保、泰康为代表的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一是以国华人寿和华夏人寿为代表的“资产驱动型负债”中小保险公司。

保险资金加力挖掘一级市场定增机会

测试保险公司选择股票的能力

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正转向一级市场,这当然与2014年以来的私募热有关。但除此之外,这也与保险机构的业务结构转型密切相关。然而,这一变化可能会促使保险基金主观上增加对固定收益的参与,股票的密集潜在固定收益可能会成为保险基金未来投资股票市场的一种常态。

保险资金加力挖掘一级市场定增机会

所谓业务结构转型是指保险资产管理的“产品化”趋势。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新的投资政策陆续出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除了照顾集团资产外,还通过发行投资银行产品拓展了第三方理财市场。一些新的第三方基金通过私募投资于资本市场。

保险资金加力挖掘一级市场定增机会

第二,中小保险公司的产品结构具有短期性和趋同性。目前,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锁定期通常为一年左右,与这些中小保险公司销售的一年期短期保险产品相匹配,符合这些保险公司的现金流管理模式。据业内人士分析,这种保险有利于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这意味着中小保险公司的“淘金热”浪潮短期内不会消退。

保险资金加力挖掘一级市场定增机会

然而,市场参与者担心的是,保险基金坚持在一级市场增加投资:从目前的观点来看,这是增加参与的最佳时机吗?解禁增发后,个股能继续上涨吗?这将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盈亏。

保险资金加力挖掘一级市场定增机会

一家保险公司的投资部负责人正在寻找增加收入的机会,他私下告诉记者,确实,当市场比较高的时候,参与私募的风险比较高,这将更加考验投资研究能力和选股能力。

保险资金加力挖掘一级市场定增机会

他直截了当地说,如果上市公司本身没有资格,只有重组或主题的概念,它肯定不会贸然参与。这类公司具有业绩变化快、炒作周期短的特点,风险不容忽视。“我们首先要选择的是,公司的估值不应该太高,业绩增长必须稳定。筹资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获得许可证,而是大幅扩展生产线布局。”

标题:保险资金加力挖掘一级市场定增机会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