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06字,读完约5分钟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合作的总纲领。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内容,这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主要装备“走出去”,也有利于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外部需求增长点。推进国际能力合作,相关机构和企业必须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统筹规划。

注重产融结合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推进国际能力合作的主要途径

开展国际能力合作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来看,21世纪头十年,中国重化工业发展迅速,总体规模和产值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重化工业产品的需求大多已进入高峰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城市化速度将会放缓,城市化对工业化的驱动力也会减弱。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后重化工业化阶段,工业领域特别是重化工业的产能过剩不是简单的周期性现象,而是产业结构性矛盾的表现。因此,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中国装备特别是重化工业的产能和装备走出去,有利于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率。

注重产融结合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促进国际能力合作的主要途径是以资本输出带动能力输出,然后带动设备、技术、管理和标准输出。目前,在中国的对外投资中,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不到7%,其中约有一半是商业和租赁投资。“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经济体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早期阶段,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化工产品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引导企业参与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有利于向世界推广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等设备,并能积极创造外部需求,从而拉动中国出口和经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有必要从产品输出模式向产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并重的模式转变,利用资本输出带动产能输出,进而带动设备输出,在这两个过程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在国际能力合作中,除能力转让外,还应包括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和管理方面的合作。

注重产融结合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面临的主要风险

主权信用风险。“一带一路”经济在社会和法律上有很大不同,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的社会管理方式。一些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单一,产业转型前景不明;很多债务的偿还能力并不乐观。由于“一带一路”的国际产能合作可能包括向海外政府贷款以资助选定的项目,因此有必要密切关注信用违约风险。

注重产融结合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金融货币风险。从国际金融秩序的角度来看,当前国际经济体系的缺陷之一是缺乏稳定可靠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作为一种国际货币,近年来波动频率有所增加,而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则反复波动,国际金融秩序的结构重组进展缓慢且艰难。从当前国际金融形势来看,美联储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进入加息周期,而欧洲和日本央行仍在扩大规模。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的不同步将加剧国际货币市场的波动。此外,从全球资本流动风险的角度来看,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债务规模扩张速度远远超过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一些新兴市场国家面临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的风险。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过程中,以投资目的地货币经营的中国企业应注意当地货币大幅贬值的风险,并提前防范汇率波动和金融风险。

注重产融结合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投资项目风险。从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的财务角度看,重化工业投资项目投资大、周期长,盈利前景难以保证。

发挥金融的主导作用

做好“一带一路”战略的理论建设。我们不仅要明确“一带一路”战略的目标和内涵,明确沿线相关国家的期望,更重要的是,要资助官方和民间智库,构建支持“一带一路”战略的理论体系,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注重产融结合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建立健全境外投资风险评估体系和应急机制。建立政府与“走出去”企业的联系和协调机制,要求国际能力合作项目要经过科学技术论证和国际权威专家咨询,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行性,倡导合同精神和环保意识,严格执行合同约定形式的技术标准。参与国际能力合作的相关机构和企业需要对投资目的地国的法律法规、主权信用风险、劳动力市场、环境保护风险和货币金融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准备。可以实时委托专业机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发布“一带一路投资安全指数”,建立和完善海外投资风险评估体系和应急机制。

注重产融结合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注重产融结合,发挥金融和风险管理职能的主导作用。在国际产能合作中,按照市场原则,拓宽外汇储备使用渠道,支持企业在境内外发行股票或债券融资,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作用,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扩大中长期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规模,为优势产能“走出去”提供合理融资便利。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中国投资公司、丝绸之路基金等金融资本的纽带和支撑作用,积极探索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共同开展国际能力合作的新商业模式。

注重产融结合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实施创新转移,构建海外投资全产业链战略联盟。要进一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不仅要满足于简单的产能转移,还要打造集卓越建设能力、卓越技术、卓越设备于一体的综合竞争优势,应用先进技术打造绿色产能。鼓励中国企业在海外建设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和经贸合作区,吸引上下游产业链的整体转移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布局,突出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优势互补和协同推进,构建全产业链战略联盟,依托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的整体优势提升国际市场开发能力。

标题:注重产融结合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