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28字,读完约7分钟
贷款基准利率的集中报价和释放机制是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制度安排。目前,其定价范围和定价参考函数仍有/0的改进。未来,lpr能否完全取代法定基准贷款利率作为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参考,取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整体推进和完善。

lpr的报价和发布机制
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lpr作为市场基准利率,是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基本参考利率。从利率市场化国家的实际应用来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所依据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等。以优惠贷款利率或优惠利率或基准利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为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英国和欧元区国家等欧盟成员国直接产生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和欧洲银行同业拆放利率的加减点,用于贷款定价。

贷款优惠利率或优惠利率在美国最具代表性。美联储要求所有主要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排名前25位)定期向信用评级最高的客户提交短期贷款的最佳利率,并汇总这些数据。最后,频率最高的利率值将及时向外界宣布为最佳利率。美联储及时公布商业银行优惠贷款利率,对防止商业银行过度争夺客户资源、避免非理性竞争、引导贷款价格回归合理均衡价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为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10月25日开始运行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机制在信贷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中国人民银行赋予同业拆借利率的主要职能是:有利于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促进央行定价基准向市场决策平稳过渡;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信贷产品的定价效率和透明度,增强其自主定价能力;有利于减少不合理的定价行为,维护信贷市场公平有序的定价秩序;有利于完善央行利率监管机制,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制度基础。

Lpr是商业银行为其最佳客户实施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减点产生。lpr的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是在报价银行独立上报银行lpr的基础上,指定发布者计算加权平均价格,形成报价银行lpr报价的平均利率并向公众发布。目前,为期一年的lpr已向公众公布。

国家银行间融资中心是lpr的指定发行人。起初,中国境内的lpr报价银行,包括工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都实施了现场报价。国家开发银行实行场外报价。根据各报价银行每个工作日上报的lpr,剔除最高报价和最低报价后,剩余报价作为有效报价,根据各有效报价银行上季度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占所有有效报价银行上季度末人民币贷款余额的比例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lpr报价的平均利率,并通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网每个工作日向社会公布。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将每年对报价银行的报价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提升lpr的基准和可信度。

对贷款定价的影响需要改善
lpr对贷款定价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提高。数据显示,在美国以优惠贷款利率定价的贷款占所有贷款的22.4%。截至2014年8月底,国内报价银行已发放超过1.7万亿元人民币的贷款,仅占全部贷款的2.12%。美国的优惠贷款利率是中小企业贷款、零售客户消费贷款和信用卡透支的主要定价基准。在中国,lpr对应于质量最好的客户的定价,这些客户通常是大型国有企业。这个价格对中小企业没有直接的参考意义。

lpr对市场价格的真实反映需要改进。在实际操作中,招商银行(报价600036,咨询)(600036,股票条)累计处理的lpr贷款金额最大,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报价600000,咨询)(600000,股票条)占lpr定价贷款金额的80%以上。然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报价权重较大,而股份制银行的影响力较小。因此,lpr所报的平均利率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的实际定价水平。

在lpr之初,它被中国人民银行定位为“在信贷市场上进一步扩大和扩大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lpr并不活跃,对法定贷款基准利率的变化更为敏感,与shibor的关联度较弱。例如,从2014年11月21日第一次降息到2015年3月5日,由于降息,lpr下调了4次,累计下降了46个基点,之后基本保持不变。

即使是长期以来被央行培育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并寄予厚望的shibor,也偏离了市场的实际利率。例如,一般来说,短期shibor利率与实际交易价格趋势(如贷款和回购利率)基本相同。例如,同期隔夜shibor利率和质押式回购利率之间的差异仅为1个基点左右。然而,从2013年10月下旬至12月,3个月期shibor趋势与回购利率出现异常偏离,最高相差200个基点。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不排除使用报价套利。目前,银行间市场上许多金融产品的定价都与shibor利率挂钩。特别是在利率互换市场,基于3个月shibor的利率互换已经成为主要力量,shibor对利率互换的当期损益和估值有很大影响。利率掉期支付的浮动利率按当时三个月市净率的4.7%的平均值计算。与6.7%左右的实际固定利率相比,它可以赚取近200个基点的利差,而且利润率远高于贷款利率。此外,如果lpr或shibor的价格被扭曲,商业银行将把它作为内部资本转移定价的基准,这将不可避免地误判利润和亏损。

推进利率市场化
未来,lpr能否取代法定贷款基准利率,真正成为贷款定价的市场基准利率,取决于市场检验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完善。
利率自由化不是自由市场竞价。从利率市场化国家的经验来看,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取决于央行可控政策目标利率(基准利率或无风险收益率)-市场基准利率-市场实际交易利率的利率调控模式。也就是说,央行可控的政策目标利率(基准利率或无风险收益率)与市场基准利率挂钩,形成无风险收益率曲线,根据无风险收益率曲线,每个期限的金融产品按照风险溢价水平定价,从而影响每个市场的实际交易利率。目前,如果取消法定存贷款基准利率,是否可以作为可控的政策目标利率(基准利率或无风险收益率),尚无定论。然而,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lpr和shibor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弱,并且偏离了实际的市场交易利率。仍然很难形成一条被市场认可的无风险收益率曲线,作为金融产品统一定价的基准。因此,可以预测,在中央银行能够确定可控的政策目标利率(基准利率或无风险收益率),实现与lpr和shibor的联动,建立中国无风险收益率曲线,指导市场实际交易利率之前,lpr和法定基准贷款利率仍将并存。就此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有效性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与完善不仅仅被视为取消了浮动存贷款利率的上限和下限。
标题:LPR贷款定价功能有待提升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0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