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8字,读完约3分钟
“哦,信用合作社现在已经修好了,我还从来没有在城里见过这么漂亮的银行。”
“就在小区门口,为了省钱,信用社搬到这里太方便了……”
“年轻人,你什么时候开始在这里做生意?”在山东省乐陵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西支行尚未开业的新支行,一群普通人(603883,古吧)在门口不停地看着,谈论着,并向里面排好队的工作人员打招呼。

作为“社区金融”理念普及后,当地首批新建的三个“社区型”网点之一,西区信用社是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全功能”的理念建设的,这不仅代表了农村信用社的形象,也意味着协会“金融服务进村进社区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在家推广金融知识
“不要挤,不要挤,每个人都有一份……”4月22日,在乐陵市郑店镇寺河社区,几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正忙着拿着一叠传单,当他们走近时,可以清楚地看到丝带上的农村信用社的标志。

他们是乐陵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工作人员。“3号的帮助下?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协会组织员工进入村庄和社区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项宣传活动,并在7个社区分批次设立临时“金融知识宣传服务站”进行宣传。

该协会印制了“金融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手册,内容包括反假币和非法集资。活动期间,共发放了5000多份宣传资料,现场咨询了200多人,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社区“转移”到了信用社
自2013年以来,乐陵农村信用社计划重建三个网点,位于新农民社区附近。面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社区应得到有针对性的布局和服务。在选择网点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了辐射周边交通条件、社区规模、金融服务需求能力等因素。目前,选择的三个网点均为大型中心社区,建成后社区居民可达1万人左右,社区规划完成后网点的服务功能将得到充分利用。

目前,该协会在社区内分配的三个网点中有两个已经装修完毕,可在近期投入使用,其余一个可在年底前投入使用。“我们未来的发展理念是让服务进入社区和农民的生活,让农民可以像在城市一样方便快捷地享受金融服务。这是我们农村信用社的使命。”协会主席杨喜军说。

“农金通”服务于“最后一英里”
最近,协会在原有“农金通”(农民自助金融服务终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能力,将所辖助理规范化为“农金员”(博客、微博)。与此同时,pos机和工具的安装和网上银行的开通,使“农金通”成为“帮助农民取款的服务点”。可以为周边居民办理小额存取款和转账业务,真正为人民服务。

服务点主要分布在没有金融机构网点、人口集中的村庄或社区,有针对性地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根据全覆盖社区的发展规划,增加电话pos机的部署可以实现基本小额取款、转账等业务,开辟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对“农民金工”的管理上,协会建立了完善的进出机制,加大了其业务范围和个人行为的规范性,有效保护了广大公众的合法权益。

截至目前,协会已建立了58个“帮助农民取款服务点”,比年初增加了14个,实现了边远地区的全覆盖,安装了近700个电话pos机,实现了全社区覆盖。
标题:走进社区的农信社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0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