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5字,读完约4分钟
上周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注重扩大消费需求,有针对性地挖掘消费潜力,努力提高消费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最新数据还显示,第一季度,扣除价格因素后,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0.8%,在三驾马车中对gdp贡献最大。
培育消费热点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的消费势头非常强劲,中央政府召开的多次会议也强调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主任徐洪才认为,培育消费热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已经超过了投资,这种状况还将继续."徐洪才说。

为了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有必要增加消费链供应方的“份量”。对此,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因为目前中国的消费正告别波浪式发展,转向个性化、多样化的演进。如果我们朝这个方向发展,在消费领域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比如养老和健康。

具体来说,今年年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提出了“六大消费项目”,包括信息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旅游消费、与中国老龄化需求相关的消费以及教育、文化和体育消费。“这是在新的经济常态下稳定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徐洪才说。

在政策执行方面,为了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国家采取了有效措施。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通过完善税收调整等政策,增加人们有强烈购买意愿的消费品的进口。分析师认为,这将有效缓解消费外流,促进消费升级,对于推动国内相关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改善消费环境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如何最大化消费是保持稳定增长、推进改革、调整结构、造福民生、防范风险、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专家表示,尽管消费呈现正增长趋势,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突破,但中国目前的消费环境仍面临许多需要克服的问题。要促进消费,我们不仅要对上述“供给”大惊小怪,还要支持“需求”一方。李认为,从趋势来看,近几年消费一直比较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一直保持在12%至15%之间,要实现实质性的改善确实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大消费环境不完善,一些支撑其长期发展的条件不稳定。“例如,社会保障不完善,未来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普通人(603883,分享它)被动储蓄,这使得消费难以拉动。如果人们想花钱,就应该加强社会保障,比如提供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失业等。,除了增加国民收入和降低税费,这样人们就可以消除忧虑。此外,消费成本(包括物流成本、消费者投诉成本和消费者基础设施(如旅游消费))相对较高,这直接导致消费受阻。”李对说道。

徐洪才认为,缩小收入差距、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鼓励大众创业、创新和大力发展消费金融能够有效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水平。
关注信息消费
近日,商务部研究院发布了《2015年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报告称,消费驱动型发展模式将于2015年基本确立,消费增长速度、结构、热点和动力将发生相应变化。消费率将在近10年内首次超过50%,居三驾马车之首。

虽然总体消费是光明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强调了信息消费。目前,基于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消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数据显示,一季度规模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达到815亿元,同比增长51.7%。此外,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消费已经成为最活跃、最具渗透力和影响力的领域。该报告预测,2015年,中国的信息消费将超过3.2万亿元,比2014年增长20%以上。

“信息消费前景广阔,电子商务的增长速度是有目共睹的。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这一块的比重今后应该会越来越高。”徐洪才说。
标题: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提升消费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0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