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37字,读完约8分钟

上周,“券商停止进入场外融资平台”的传言愈演愈烈,引发市场对杠杆资金退出的担忧,监管机构的严格调查也给场外融资业务带来沉重打击。经纪业人士透露,一些地方业务部门以前曾非法进入场外融资,而本轮清理和自查主要针对此类非法业务。

场外配资监管加码 杠杆资金入市渠道收窄

对于参与场外融资的平台和机构而言,由于政策风险增加,银行和信托的杠杆率大幅下降,融资业务本身的杠杆率需要全面调整。据了解,目前融资渠道正在变窄,随着资本价格的上涨,传统的融资业务收入开始逐渐萎缩。然而,由于牛市下融资需求旺盛,一些融资机构采用其他渠道将资金引入市场。

场外配资监管加码 杠杆资金入市渠道收窄

目前,杠杆基金正在影响市场趋势。市场分析师认为,由于杠杆率下调和场外配置规模收缩,杠杆基金进入速度可能放缓。此前,高估值股票集中融资可能会因大幅波动而引发踩踏事件,且杠杆操作的风险有所增加,因此投资者应保持警惕。

场外配资监管加码 杠杆资金入市渠道收窄

非法接口业务已经整改

“目前,一些券商的销售部门会私下访问出资方的数据端口,特别是通过恒生电子(Quote 600570,Consulting) homs系统提供融资便利服务。几个月前,监管机构一直在严格检查这个非法接口的业务。许多券商总部对此并不知情,现在他们已经开始自上而下地进行自我检查和清理。”在深圳一家中型券商工作的陈军(化名)透露,监管部门和券商本身都已开始清理上述非法接口业务。"仍然有一些经纪人直接连接到homs系统."

场外配资监管加码 杠杆资金入市渠道收窄

事实上,除了为融资平台提供港口服务外,券商还通过homs系统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结构化设计,建立信托,从而形成信托与券商客户之间的交易结算系统。在这种架构下,许多信托公司采用伞式架构,将经纪人的交易数据端口与伞式信托的各个子账户连接起来,为投资者提供结构化的融资服务。据业内人士分析,这类券商对保护伞信托数据端口服务渠道的业务量相对较大。在二级市场,更多的资金通过信托产品渠道进行配置。

场外配资监管加码 杠杆资金入市渠道收窄

据了解,一些券商也直接将融资业务做成产品,与这两种产品并列,为客户提供融资便利,这种业务也被券商视为自身信贷业务的收入来源。陈军表示,融资收入的冲动是券商打开资金配置通道的主要原因。“一些券商可能已经达到上限,短期融资工具需要审批时间,而且资金不足。但是,筹资业务不在原指标监管范围内。事实上,券商确实在筹集资金,或者扮演监管机构的边缘角色。”

场外配资监管加码 杠杆资金入市渠道收窄

目前,监管部门正在加大对这类关联券商场外融资的监管力度,态度越来越谨慎。早在今年4月中旬,监管部门就明确表示,证券公司在开展二合一业务时,不应开展场外融资、伞式信托等活动。在6月5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发言人张笑君表示,证券公司和信息技术供应商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直接或间接参与任何非法证券活动,并强调“未经批准,任何证券公司不得向客户融资和借款,不得为客户与客户、客户与他人之间的融资融券活动提供任何便利和服务。”

场外配资监管加码 杠杆资金入市渠道收窄

各种经纪公司也开始检查场外分配,并关闭相关数据端口的访问。5月22日,齐鲁证券对其代理销售伞式信托产品的分支机构进行了自查,并表示一些业务部门存在为场外融资提供数据端口等服务和便利的隐患。紧接着,长江证券(报价000783,咨询公司)和国海证券(报价00750,咨询公司)等券商都报告说,他们将不再接受新的申请和访问homs的要求,但他们没有通知现有客户的清算。据券商分析,目前部分证券公司开展场外资金配置自查的主要原因是资金配置系统本身可能存在风险,难以对资金配置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杠杆率也难以跟踪,资金配置账户过多,监管可能存在漏洞。

场外配资监管加码 杠杆资金入市渠道收窄

然而,这种旨在为证券公司提供场外融资平台的“库存运动”被业内人士视为对这两项业务有利。据某经纪机构分析,通过经纪接口流出的融资资金已经回归监管范围,经纪合规的融资渠道已经形成,这并不排除后续监管部门放宽两次融资业务的标准及相关指标。“如果两种金融服务的相关标准出台,如净资本与净资产比率下降,这意味着券商可用于两种金融服务的资金将更加充足,无需考虑其他资金进入市场的渠道。”

场外配资监管加码 杠杆资金入市渠道收窄

增量资金可能以曲线形式进入市场

由于监管部门的谨慎态度,许多融资平台开始自发调整融资业务,高杠杆融资产品开始淡出市场。“自今年4月以来,市场波动加剧,平台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业务。除暂停新的资本配置外,平台杠杆率也从年初的最高杠杆率5倍调整至1倍左右,并通过后台监控提示投资者交易风险。”深圳互联网金融平台金斧的一位相关人士表示,融资业务本身存在很大的政策不确定性,如果监管力度加大,融资业务可能遭受重大损失。由于政策风险,该平台已在两个月前降低了融资业务的比重,并将重点转移到其他互联网理财产品上。

场外配资监管加码 杠杆资金入市渠道收窄

另一家筹资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如果从经纪港进入的筹资业务大面积关闭,可能会影响许多私人筹资平台的正常运行。“目前,代理只暂停新添加的匹配端口的访问,不涉及现有用户。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监管当局不会继续严格控制它们。许多公司已经考虑逐步收回配套资金。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市场大幅下跌,资金到期返回公司时会出现较大缺口,甚至导致筹资公司资金链的断裂。”

场外配资监管加码 杠杆资金入市渠道收窄

与此同时,来自银行、伞式信托等的杠杆收缩。也导致一些基金批发商从事场外集资中介业务的压力急剧上升。一位熟悉私募融资业务的基金中介表示,目前,银行等资本渠道开始收紧杠杆,提高优先基金的价格,而基金批发商需要通过私募产业资本等渠道获得成本更高的劣质基金,还需要大量资金来弥补可能出现的保证金缺口。资金实力不足的融资平台将面临退出市场的局面。

场外配资监管加码 杠杆资金入市渠道收窄

然而,由于当前市场融资需求依然强劲,尽管券商收紧了接口业务,金融家仍可通过其他渠道进入二级市场。一位熟悉融资业务的投资者表示,券商之间的融资量很紧张,配套资金的接口也很紧张,但券商的融资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这种套现过程相对复杂,渠道也不顺畅,但仍有可能绕过监管,从经纪渠道获得资金。”

场外配资监管加码 杠杆资金入市渠道收窄

根据筹资公司的消息来源,场外筹资的规模总体上比较大,监管只是出于风险考虑暂停了新的场外筹资规模。不太可能完全停止,现有资金全部清理出去,可行性不高,会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除了第三方交易系统,场外融资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或其他系统的接口进入。另一位受托人表示,目前的去杠杆化操作对通过信托渠道筹资的方式影响不大,信托公司仍可以通过主信托账户与券商联系,但筹资杠杆确实开始收紧,筹资方式的速度预计将放缓。

场外配资监管加码 杠杆资金入市渠道收窄

融资客户需要警惕空头头寸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杠杆基金监管的每一轮调整都会带来市场波动。尽管券商、信托和其他各方的解释已明确表示,场外融资规模和杠杆调整措施应得到合理对待,但投资者普遍担心杠杆基金的退出会导致市场暴跌。随着去杠杆化措施的频繁实施,市场对杠杆基金的走势越来越敏感,融资集中的个股也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场外配资监管加码 杠杆资金入市渠道收窄

6月7日,市场传言券商开始清理整顿融资业务口岸,中国证监会上周重申禁止券商为场外融资提供融资便利服务。6月8日,尽管上证综指达到了5100点,但创业板指数却遭受了沉重打击,盘中一度暴跌逾6%。

场外配资监管加码 杠杆资金入市渠道收窄

鉴于创业板等小盘股整体下跌,许多市场参与者认为监管部门检查市场配置的措施影响了前期涨幅巨大的股票,融资盘的大规模外逃加剧了该行业的波动。华泰证券(报价:601688,咨询)指出,收紧资金配置检查的趋势将保持不变,未来将出现资金配置外流,这将对高杠杆基金配置购买的无业绩支撑的股票构成更大风险。

场外配资监管加码 杠杆资金入市渠道收窄

“场外融资已经进入市场,其规模难以计数。此外,杠杆比率、产品结构和风险控制措施等关键信息不够透明。如果市场波动很大,特别是如果市场对高价值股票的预期发生变化,就很有可能被践踏。投资者和基金都将面临巨大风险。”海威志诚投资总监车向前表示,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场外融资的监管,降低了杠杆率,规范了融资行为,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监管部门将继续出台类似的监管措施,但这些措施的出台是为了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不会改变a股的基本运行趋势。”

场外配资监管加码 杠杆资金入市渠道收窄

此外,对于投资者来说,随着场外融资机构对收盘线和警戒线的调整,杠杆基金需要谨慎使用。“目前,市场形势波动很大,客户需要有一定的交易和持仓,才能继续利用杠杆进行投资。如果杠杆运用不当,股市将出现不可预测的向下调整和暴跌,空头头寸现象难以避免,金融家可能面临投资惨败。”上述基金配置平台人士提醒,目前市场风险较高,投资者需要谨慎使用杠杆基金。

标题:场外配资监管加码 杠杆资金入市渠道收窄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