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05字,读完约2分钟
6月10日,中国欧盟商会在北京发布了2015年商业信心调查。据报道,中国经济低迷已成为欧洲企业在华面临的主要挑战。
然而,由于空仍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超过一半的欧洲企业仍对其在中国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但与2014年相比,这一数字下降了10%。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放缓,欧洲企业在华扩张计划受挫,考虑在华拓展业务的企业数量从2013年的86%下降至今年的56%。与此同时,59%的欧洲企业将中国列为世界三大未来投资目的地之一,这也促使欧洲企业重新考虑其在华总体战略。

调查显示,16%的欧洲企业开始考虑将投资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市场,比去年高出5%,但欧盟中国商会(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会长伍德(Wood)表示:“即便如此,中国市场仍是欧洲企业非常关注的市场。”

针对外资已经撤出中国的传言,伍德说,没有观察到欧洲企业撤出中国。
报告显示,虽然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未来新经济模式的核心因素之一,但欧洲企业在中国的创新绩效并不突出。调查显示,仍有三分之二在R&D开展业务的企业没有在中国建立R&D中心,而那些建立了R&D中心的企业倾向于将R&D产品本地化。目前,网络不稳定、网速慢、互联网接入受限等问题也对欧洲企业在华R&D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国欧盟商会会长伍德表示,中国政府已承诺投资资金提高网络速度,这有助于改善局面,但中国仍需放开互联网接入限制,改善目前的互联网环境,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在价值链中的增长。

超过一半的欧洲企业认为外资企业比同行业的本土企业更容易受到不合理的待遇。当前的改革议程未能有效改善这些问题。在中国做生意的三个障碍——不可预测的立法环境、行政问题和执法自由裁量权——仍需改进。尽管如此,仍有一半欧洲企业表示,中国领导层在完善法律体系方面所做的努力达到了预期。

2015年商业信心调查由中国欧盟商会和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共同完成。超过540家在中国运营的欧洲公司参与了调查。
标题:中国欧盟商会:在华欧企创新表现并不出色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3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