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5字,读完约4分钟
6月10日,第一家进入中国的葡萄酒公司法国卡斯特尔(原名卡斯特尔)将完全被接管的宾德杰士公司(Binderjes Company)推到前台,其在全球运营的高端产品“帕斯波特”(passeport)在中国首次亮相。

与卡斯特尔在中国的17年历史相比,同样位于法国的宾德杰斯历史更长,是波尔多葡萄酒行业现存最古老的葡萄酒企业。公司的“Chic”品牌首次进入中国,是法国aoc级产品的代表品牌。主要产品定价在300到600元之间,最便宜的“Chic 1725”也定价在100元以上。

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和三工消费受限,以拉菲为代表的高端葡萄酒在中国遭遇滑铁卢,很多著名的庄酒商因库存积压而断链。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下,国内葡萄酒o2o商城一度将葡萄酒价格拉至100元以下。

高端葡萄酒能卷土重来吗?经过2013年短暂的“负增长”,去年海关数据显示,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达到3.83亿升,同比增长1.59%。中国食品畜产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分会秘书长王表示,今年1-5月,虽然海关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但进口葡萄酒仍保持增长,主要是因为消费。

6月10日,上海酒类经销协会名誉会长陆蓉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进口葡萄酒市场确实正在复苏。“未来,中国进口葡萄酒的市场容量将非常惊人。”他以上海为例。中国葡萄酒的人均年消费量只有1.2升,但去年上海的人均葡萄酒消费量增加到20万吨,达到8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作为中国最大的进口葡萄酒市场,上海的进口葡萄酒和国产葡萄酒的销量是1: 1。

“这表明一线城市的葡萄酒市场已经见底。”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进口葡萄酒市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康熙近日走访了以沪、穗为代表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发现葡萄酒消费相对成熟,行业调整接近底部,但中国大部分内陆市场短期内将整体走低。

根据他的分析,首先,上海和深圳等一线市场的葡萄酒消费比其他市场更加成熟。葡萄酒几乎已经成为日常消费品,只占政府团体采购的一小部分。因此,大多数企业可以在短暂的低迷后迅速调整策略以维持销售。;其次,在一线市场,无论是进口经销商还是外国葡萄酒出口商,增长的主要部分来自国内葡萄酒客户群体的转移和失去的竞争对手的份额。大量主要依靠团购的被倾销的小公司已经释放了部分市场份额。最后,白酒和啤酒的人均消费量大大超过了葡萄酒的人均消费量,这使得空厅的葡萄酒消费量大幅增加,尤其是餐酒。他预测在未来3-5年内,佐餐酒的市场容量将翻一番。

“进口葡萄酒市场正逐渐回暖,高端产品仍有机会。”宾得杰士公司在中国独家代理的北京百香春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荣日冠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福布斯》相关研究报告指出,到今年年底,可投资资产在6亿至600万元之间的中国富人将超过1500万。他认为,有相当数量的年轻消费者拥有相同的生活和消费理念,总人数可能会达到5000多万。它们将在未来5-10年内成为中国进口葡萄酒的主流消费市场。

不过,百香春总裁丁有珍表示,经过近两年的行业整合,尽管中国高端葡萄酒市场仍以空为增长点,但消费结构和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葡萄酒正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对个性的追求压倒了对奢侈消费的迷恋。”

他表示,在对消费者做了大量研究后,卡斯蒂利亚高端葡萄酒进入中国的销售模式将不再依赖大企业,而是专注于较小的地区经销商。独家葡萄酒代理商将与经销商一起提供营销和品牌服务。“向下游经销商转移大量库存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他说。

但是康熙说,虽然高质量的葡萄酒会增加,但这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标题:一线市场触底 高端葡萄酒卷土重来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3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