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30字,读完约5分钟
引导阅读
“这与今年新增炼油产能不足以及炼油行业缺乏扩张动力有关。”6月10日,安讯思研究总监李力表示:“这应该与中国的原油储量无关,也不会成为储量接近饱和的原因。”

我们的记者何青从上海报道
6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5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量为2324万吨,同比下降10.98%,为15个月来的最高降幅,环比下降23.28%。
中国原油进口的急剧下降使得外界对中国原油进口的变化有很多猜测。路透社分析说,“中国石油(报价601857,咨询)战略储备可能已经全部储存,没有必要继续进口。”

“这与今年新增炼油产能不足以及炼油行业缺乏扩张动力有关。”6月10日,安讯思研究总监李力表示:“这应该与中国的原油储量无关,也不会成为储量接近饱和的原因。”

据李力介绍,2014年新增炼油产能超过3000万吨/年,但2015年不足1000万吨/年。原油进口的增加主要是由低油价推动的,所以当原油价格在5月份上涨时,进口下降是正常的。

她认为,从国内炼油需求分析来看,5月是大修季节,原油加工需求下降,这也造成数据波动。此外,经济环境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5月份一线市场表现不佳,不如去年,说明终端需求疲软,旺季不旺,这也是进口数据下降的原因之一。

“目前,当地炼油厂正在进行炼油能力改造。预计今年下半年开放的2000-3000万吨进口原油使用权将成为中国原油进口的新动力,因此中国原油进口有可能再次上升。”她说。

在这方面,能源咨询公司隆中石化网络的分析师李彦也同意一些跨国投资银行分析师的说法,即“5月份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中国减少进口是正常的。”
据了解,4月1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仅为55.11美元/桶,5月底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已升至65.56美元/桶,上涨近10美元/桶。
进口原油下降
中国原油进口的大幅下降令许多国际石油公司担忧。“一旦中国原油进口大幅下降并成为常态,国际油价将大幅下跌,因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之一。”一些国际油价参与者坦率地承认。

然而,由于中国原油进口的下降,说石油储备接近饱和是不准确的。李莉说,这与中国的原油储量无关,更不可能达到储量接近饱和。然而,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数据没有及时公布,这让外界猜测。

她承认,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进口了大量原油,这使得国内石油储备迅速增长。然而,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国内成品油销售疲软,大量进口原油成为战略石油储备。2014年1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的清单,一期工程已经完成,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储备了1243万吨原油,相当于约9100万桶。

到2015年4月,中国进口原油量增幅达到峰值。仅4月份,中国的进口量就达到3000多万吨;今年前五个月,中国进口原油1.3387亿吨,同比增长4%。
李莉认为,业内有两种解释。一是4月份的进口数据显示,中国在增加原油储备后,需要一段时间消化以前的储备;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的石油进口操作非常灵活,因此根据国际油价波动形成的采购数据将会高低不一。订购海外石油在中国登陆的时间一般为两个月,即5月份的数据反映了3月份的采购情况。

油价冲击加剧了
事实上,中国的原油进口与油价变化密切相关。上述跨国投资银行分析师表示:“5月份,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中国减少进口是正常的。”
他表示,4月1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仅为每桶55.11美元,而5月底,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已升至每桶65.56美元,上涨近10美元。“中国显然有自己的进口油价的方法,而且卓有成效。”

2008年底,“国际油价突然跌破每桶100美元,并开始反弹至每桶33美元。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3~4个月,最后逐渐稳定在每桶70~80美元。”
在这三个月中,中石油和中石化(报价:600028,咨询)进行了一次大的逢低吸纳,并为企业生产甚至是明年的国家石油储备设施储备了大量廉价原油。
“当时的原因是主合同价格非常低,40-50美元/桶;当时,远期合约价格为70-80美元/桶。”中石化表示:“当时,我们认为远期合约和主合约的价差太大,市场怀疑是在引诱空,否则不会有这么大的价差,所以我们开始建议逢低买入。”

2015年1月,中国再次进口,并在1月和2月进口原油,因为订购海外石油到中国的周期一般为两个月。因此,4月份,中国进口原油达到3000万吨的峰值。每桶仅50美元左右,中国再次以低价进口了大量原油。"

上述跨国投资银行分析师认为,当前油价将在55-65美元/桶的位置反复波动,第四季度油价可能再次上涨。“最低价是后来确认的,没有人能知道最低价,所以确定一个区间是非常重要的。我个人认为每桶50美元左右是非常安全的。即使在短期内被收购,它也将很快获利。”
标题:中国原油进口量突降 对价格敏感操作灵活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3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