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7字,读完约4分钟

6月9日,杭州召开工厂物联网推广应用现场会。作为“机器替代”的主要形式之一,“工厂物联网”改造的热潮正在杭州兴起。

会议表示,在即将出台的《关于促进工业和信托业稳定增长、调整结构、促进转型的实施意见》中,杭州将按照项目实际投资的25%向实施工厂化物联网项目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率先在汽车零部件、化工、生物医药、轻工等传统制造业推广。

“互联网+”制造业的杭州路径: 力推“工厂物联网”

杭州市市长张鸿铭在会上强调,工厂物联网的基础是“互联网”,本质是“两个产业融合”,关键是大数据管理,核心是智能制造。大力推进工厂物联网应用,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企业提高质量和效率,努力打造杭州制造业升级版。

“互联网+”制造业的杭州路径: 力推“工厂物联网”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浙江省许多工厂都部署了“工厂物联网”来推动“机器替代”以提升制造业。

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世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浙江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对机械设备的要求也很高,这将进一步推动物联网在工厂的发展。

“互联网+”制造业的杭州路径: 力推“工厂物联网”

首先推广几个传统产业

上述会议要求全面推进物联网在100多家工业企业的示范应用,以条件相对成熟的汽车零部件、化工、生物医药、轻工等传统制造业为第一推广重点。

所谓工厂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工厂中的人、机器、材料和产品通过物联网数据终端进行网络化,实现实时感知、实时指挥和实时监控。它被称为“机器替代”的高级形式,有助于制造企业提高质量和效率。

“互联网+”制造业的杭州路径: 力推“工厂物联网”

张鸿铭一行实地考察了浙江冯春电力有限公司和杭州Xi奥电梯有限公司,并召开了现场会议。浙江冯春电力、杭州Xi奥电梯、浙江李泰科技、浙江恩达实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介绍了他们的应用经验。

“互联网+”制造业的杭州路径: 力推“工厂物联网”

据了解,从事水冷发动机和摩托车制造的浙江冯春动力之前也遇到了生产效率低的瓶颈。2013年,企业开始机器替代并引入物联网技术后,企业人均生产效率、设备使用效率和库存周转率分别提高了30%、25%和50%。

“互联网+”制造业的杭州路径: 力推“工厂物联网”

杭州Xi奥体电梯也是一个传统产业,工厂物联网项目实施后,拥有一条柔性钣金生产线。原来每天三班八人,现在实现了24小时自动化加工,每年节省人工175万元,生产效率提高60%。

“互联网+”制造业的杭州路径: 力推“工厂物联网”

浙江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蓝建平在接受《21世纪经济导报》采访时指出,工业物联网对杭州乃至整个浙江的影响很大,主要是抓住物联网技术的机遇,巩固原有优势;适应新物联网产业机遇,培育新优势;扩大新市场的优势等等。

“互联网+”制造业的杭州路径: 力推“工厂物联网”

申报技术改造补贴零门槛

浙江“机器替代”的形式主要包括部分环节的机器替代、整条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机器设备网络化,即机器网络化和工厂网络化等。

“互联网+”制造业的杭州路径: 力推“工厂物联网”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多家企业的负责人都表示,机器替代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更为重要,质量的提高将带来更多的利润增长。2013年,浙江省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5.2%。

“互联网+”制造业的杭州路径: 力推“工厂物联网”

尽管如此,补贴“工厂物联网”技术改造的门槛已经将许多企业拒之门外。

会上透露,杭州“工厂化物联网”改革中申请技术改造补贴的门槛将从原来的1000万元下调至零元。

据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介绍,由于项目资金实际投入一般不到几百万元,难以满足现有扶持政策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

如今,除了技术改造补贴的“零门槛”外,杭州还提出,实施工厂化物联网项目的企业将获得至少25%的项目实际投资。

会议还要求各区、县(市)也要在资金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如果采用一对一的匹配,企业应用物联网后的补贴标准有望达到50%。

推动“工厂化物联网”的主要原因是,在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要素趋紧、环境约束加剧的背景下,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受到严重限制,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互联网+”制造业的杭州路径: 力推“工厂物联网”

正如杭州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所说,虽然工厂物联网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它充满了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正在更努力、更快地前进,转型升级的步伐将更加稳定。”

标题:“互联网+”制造业的杭州路径: 力推“工厂物联网”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