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2字,读完约3分钟

香港恒生指数上周略有稳定。上周五,恒生指数实现了重大逆转,收复了27000点。最终,该指数在周线上升了20多点,结束了连续两周的下跌。市场的日成交量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上周五,日交易额降至1,300亿港元。市场分析师认为,在恒生指数跌破27000点大关后,一些投资者并不排除股市反弹的可能,市场期待深港通的开通,深港通的开通推动了恒生指数的反弹。

券商板块再成“香饽饽” 机构布局京津冀概念股

虽然恒生指数的每日成交量上周有所下降,但市场活动相当活跃。根据HKEx的股权披露数据,最近10个交易日的股权变动较前期增加了397项,达到1847项。

从部分机构投资者增持的目标来看,许多机构已经提前推出了相关股票,如深港通开通后最直接受益的券商类股、京津冀协同发展受益的国有股、电信、钢铁、软件和光伏类股等。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社会保障基金委员会最近大幅减持了中资银行的股份,但上周却增持了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的经纪类股。

券商板块再成“香饽饽” 机构布局京津冀概念股

根据香港证券交易所的股权披露数据,社保基金理事会对中信证券的战略投资超过115亿港元。中信证券6月8日宣布,计划向社保基金理事会定向发行6.4亿股h股,发行价为每股18港元,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为115.2亿港元。数据显示,全国社保基金的持股比例升至58.59%,成为最大股东。中信证券表示,未来三年,公司将与社保基金在境内外金融市场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股权和固定收益投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金融领域开展合作。据业内人士透露,中信证券将以这一折扣价被纳入社保基金战略股东,并在未来成为其“帝国投资银行”。

券商板块再成“香饽饽” 机构布局京津冀概念股

社保基金之前,花旗集团率先增持中信证券h股。数据显示,6月5日,该机构增持中信证券(6030)h股397.7万余股,增持后增持1.21亿余股,持股比例升至10.31%。

券商板块再成“香饽饽” 机构布局京津冀概念股

最近,市场一直在说,京津冀将会有协调发展的政策。6月13日,北京召开会议,传达研究《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市场期待该规划加快实施。瑞银(UBS)和贝莱德(BlackRock)等机构已经提前安排了本地建材股金隅股份(报价601992,咨询)(2009)。数据显示,瑞银分别于6月4日和5日两次增持金隅股份,增持总额超过1792万股,持股比例上升至5.57%;6月5日,贝莱德增持金隅股份1267万余股,增持后持股超过1.44亿股,持股比例升至12.35%。

券商板块再成“香饽饽” 机构布局京津冀概念股

此外,一些机构还在光伏、电信和软件类股取得了收益。6月9日,摩根大通投资6,603万港元,增持3,458万股保利能源(3,800股)股份。增资后,其持股超过15亿股,占10.11%。6月8日,汇力集团增持中兴通讯(报价00063,咨询)h股163.9万股,仍为第一大股东。

标题:券商板块再成“香饽饽” 机构布局京津冀概念股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647.html